手机五年内消亡?

2018-03-26 来源:数字读物讲坛

  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真该检讨,我们的文化中保存着这种非学理语言,它可以描绘很多匪夷所思的事物,可以抒发复杂深刻的情感,也可以表达各种粗俗简陋恶劣的认知,唯独没办法成为百姓公众真正冷静、清晰、表达和描述科学话题的本领,不能成为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学会掌握的文本性写作能力。如今互联网进入智能移动通讯终端时代,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发展了根本性变化,从迟滞性反馈模式,转变成了即时反馈模式。

  如何科学理解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反馈模式,需要学理语言标准的建立和普及,这不仅仅是互联网新时代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整体进步的需要,更是民族复兴,经济社会腾飞的需要。非学理语言已经困扰我们很多年了。让我们一百多年前的先贤们企图极端颠覆我们的文化,他们认为我们的制度不行,我们的文化不行,我们处处不行,当初听起来振聋发聩,但是如今想起来大量都是非学理语言。原因想想也简单,我们刚刚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也就是学习西方的语句方式说国语,哪里有余力构思我们自己的学理语言体系。

  何况我们还不是一个西语系民族,不是表音文字民族。表音文字民族先天需要逻辑,因为表音文字,先字母,组合词,再造句的过程形成的。词语语句章节段落的构成,从小就要学习逻辑。而我们表意文字方块字本身的生产,本身就是多民族、长时间,积年累月,约定俗成的文字语言体系。每个字都是一组相关字意的意义团,这个相关常常是生活关联,而不是纯粹的逻辑。西方的语法很早就有,而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在五四之后才被语言学家根据西方的语法形式归纳出来。这些都形成了非学理语言形成的客观历史背景。不是我们故意要这样的,而是我们发展过程走到了这里。

  进入了公众信息传播即时反馈时代,凑巧需要我们检讨这个事情,因为它正妨碍我们认知互联网的新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少人看到关于“灭亡”的语言就害怕,看到“消失”的诅咒就担心,生怕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确实,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新时代,大量的社会财产需要有前瞻的思想方式来理清认知社会发展的思路,不能再人云亦云,因为每个人说的话都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理解的方式,希望改变别人说出来的,只有自己掌握了科学的语言方式,才能实现和社会进行科学交流。

  这么说大家或许就不必纠结手机消亡或者互联网消失这种事情了。

责任编辑:wuyong

上一页 1 2 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