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媒体特征只是即时反馈

2019-01-17 来源:数字读物讲坛

  2.新媒体出现是一个相对时间短暂的过程,体制内科研整合力量来不及透彻的总结归纳

  说它时间相对短暂,是因为一来每部手机使用没有多长时间,二来一共也没有几十年。我是在2000年家父病重,需要经常跑医院,为了联系方便,才买了手机。在国外的姐姐不能回国照顾父亲,赞助了一千元,我凑到一千五百元买了第一部手机。到今天也不过十八年。但是手机更换的太快了,我的手机没用几天,身边很多人都换新的了,虽然没有人笑话我的手机陈旧,但是掏出来拿在手里,看看别人掏出来的东西,当众一对比:的确自己的太差了。不过,我倒不太在乎这个场景,旧手机并不妨碍使用。而且就是这么守旧寒酸,十年时间还是更换了这么多。十年光景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其实是个短暂的过程,但是相对于可以听声写字的媒体、同时可以摄影录像的工具、同时可以登录网站收集信息,甚至传播信息的工具而言,这个过程就太短暂了。

  从出现数字产品,到普及智能手机这个过程一共没有二十年,要知道一部智能手机的背后会有多少相关的产业同时诞生,有多少新兴的相关软硬件产品、相关企业也迅速产生,有多少从来没有过的商业模式在惨烈的淘汰过程中流传,人和媒体的互动是要传播信息和搜索信息,那么,信息从哪来?马云们今天的成功令无数人羡慕,殊不知,那是经过了多少失败,积累了多少教训,动摇了多少回信念,才走到了今天。中国今天经济体的成长有哪些不是和这个过程相关的。一个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竟然引起国家、世界发生这么大的变革,尤其中国的变化,最近这三十年的变化,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预言学家都没有预测成功,一个通讯工具的技术更新竟然可以如何剧烈的改变世界。那么,他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也正是因为时间短暂,学术界体制内还无法很快从现有的学科体系中诞生出相关学科,还无法形成体制内专业团队进一步生产出相关的学科知识,以至于前几年想找到一个大数据院校或者大数据专家都无处寻找。因为大学现有学科专业名录里根本就没有“大数据”这个词。

  《数字读物论》谈到的“即时反馈‘这个概念是来自于管理学的管理文书相关理论,管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管理指令下达后,需要随时观察执行的效果,以便随时调整指令,令其更加符合完成任务的要求,因此反馈越快越好,如能即时反馈那才是最合适的,也正因为如此,管理软件ERP很快率先进入工业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保证企业生产管理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反馈。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实现通过别人把事情做好,否则管理者只能事事亲力亲为,也就没有了管理。教育学也讲到教学效果的反馈,老师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老师要练好教学过程控制的基本功,以保证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保持互动。但是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教学效果的反馈只能依靠传统的考试,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传播学进入二十世纪末期,互联网有了移动终端,冲击了新闻广告业的基础业务生存。至今狼狈不堪。

  但是管理学、教育学很难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内容,那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需求也就无法进入网络体制的学术世界。而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更难了解和深入观察互联网络传播理论的发展。于是,新媒体传播学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无法很快进入回应新媒体传播现象的理论建设。《数字读物论》虽然在2013年底正式出版于国家最高等级学术出版单位,但是图书的发行市场并未能令他进入国家教育的信息传播系统,只能在社会上呈自然流传状态,缓慢传播。因此,时间的短暂、知识生产的短暂、知识传播的短暂等等,各种短暂导致了今天的理论生产的现状。

  3.体制内当代人无法清晰俯瞰回顾传统媒体更新换代的过程

  作为当代人,我们沉浸在手机不断更新的比较选择的过程中,几十年中的巨大的新媒体变革占据了我们几乎全部通讯消费注意力,越来越新奇的传播效果,每一款新手机都能出现全新的功能,每一次比较都能发现全新的惊喜,而且似乎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新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难道不是所有媒体的历史渐变中共同的特性吗?当代人真的被这种渐变的过程,牵绊住了思考观察的注意力,不少学者专门撰文,不少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学者,包括著名的计算机汉字打字字型创造者所在的公司,不少企业行家都在观察、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人类媒体的技术总体究竟有了哪些变革?

  如果凝聚目光,纵览千年媒介历史,我们并不难发现:媒体的所有更新换代的过程都有着似曾相识的特征。但是什么人才会去专门的想这个事情呢?生产者关注的是新材料新技术,还有多少可以改进媒体性能,可以用来赚钱;使用者关注的是新手机的性价比,又有了哪种最新的功能样式的手机更便宜好用;经商者关注的是市场需求,采购来的每一批商品,如何能迅速达到收益的高峰;学者关注的是传播学已经上百年了,所有的观点理论并没有完全失效,虽然有些现象解释不了,但是很多现象还是解释的很清晰,并不矛盾的,尤其那些看起来新媒体也有的五大特性:1.视觉效果的炫酷性、2.学习操作的简便性、3.工具使用的普及性、4.传播渗透的递增性、5. 媒体类型的灵活性。前人并没有留下更多的观点方法,我们也没有更多的理论跨界见识,体制内的理论界对媒体技术的发展难以形成最新的回应。

责任编辑:fuqiang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