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还是生意? 水滴筹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2019-12-10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媒体聚焦

  公益事业不能当成纯粹生意

  人民日报客户端评论指出,公益事业的生命在于公信力,这种“扫楼式”寻找求助者、按单提成的做法,突破公众想象,也引发舆论质疑:以拿提成为目的,引导患者筹款提供便利,是不是把慈善当成生意?

  光明网的观点认为,把公益事业当成纯粹的生意来做,是相当危险的。那种为了圈占市场而降低援助门槛的思路,能够带来“流量”和“业绩”,但同样会为诈捐骗捐大开方便之门。而且,审核不严导致的虚假众筹,往往会成为平台信任危机的重要导火索,得不偿失。

  如何守住公益本位

  北京商报《谁在“逼迫”水滴筹扫楼》报道指出,眼下的水滴筹是焦虑的。“扫楼式”筹款为的不过是让水滴筹利用社群关系变得更加广为人知,而这一切都是在为水滴筹的保险之路铺路。众筹或互助联姻保险的布局愿景虽被看好,但在行业前行的过程中,合规问题也成为隐忧。

  钱江晚报认为,负责商业变现的部门与负责公益运作的部门应该区隔开来,不能拿商业逻辑和考核制度管理公益团队。筹款顾问的任务只能是找到那些适合帮扶的对象,帮助求助者在网上发布募捐信息,而不能把求助者当作潜在商业用户对待。以商业手段驱动公益慈善事业,但不能让商业败坏了公益慈善,这是水滴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只有这样,类似互联网筹款平台才能守住公益本位,趟出一条新路。

  新京报称,公益就是公益,不能为了流量去伤害公益精神。水滴公司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暂停线下服务团队业务,希望是真心悔过。互联网公益筹款平台应该“因信称义”而非“因利称义”,避免将公益筹款异化为割韭菜的低级游戏,恰恰是每一个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需要严格审视的。

  呼吁监管部门完善监管办法

  互联网众筹这类新生事物,对一些因贫困而无法救治的人而言,不亚于“及时雨”。但这种救助模式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严格规范流程和管理,铲除违规行为滋生的土壤。唯有如此,才能被公众信任和支持。

  楚天都市报评论指出,要看到,众筹平台不受慈善相关法规制约,主要靠平台的责任心和大众舆论去约束。但是,这种公益募捐的方式由于简单、便捷,发展极为迅速,资金量极其庞大,如果只听平台自说自话,恐怕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尽快落实明确的监管主体和强力的监督措施。

  东方网观点认为,对于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的行为,不能靠水滴筹自己来规范,而是要靠监管部门出来走两步,并进而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预防把公益做成生意。

  网民观点选摘

  微博认证为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的@sven_shi(粉丝数111万):慈善基金工作的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当然也会为了工资和绩效努力。只是在慈善缺乏监管的同时,他们的盈利方式就变得非常难看了。

公益还是生意? 水滴筹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微博认证为知名法律博主的@法律瞄准了我(粉丝数14万):众筹医疗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存在的一些信息壁垒和漏洞,难免有人想利用大家的善良“空手套白狼”。

公益还是生意? 水滴筹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微博认证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的@王月池律师(粉丝数20万):强烈呼吁建立建全对发起人资质的审核机制,不要让个别事件让大众对这整个慈善事业失望。

公益还是生意? 水滴筹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知乎用户@徐先森Ben认为,水滴筹不是从做善事的源点出发做这个项目的,在慈善表象下存在着的真正目的是盈利。它注册的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目的是做流量,慈善只是它的工具而已。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慈善机构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运营成本支出,这是合理合法的。水滴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做项目,筹款的部分比例切给平台维护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这样,它不会有钱赚,就是纯粹的公益。但它没有,它要的是流量,然后从巨大的流量中去变现,去开发边缘利益项目比如保险之类赚钱。而一旦从赚钱的角度去衡量,平台本身立刻丧失公益的立场。

  微信用户@魔沫:水滴筹的出发点虽好,不能成为普用的一个方式。

公益还是生意? 水滴筹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有网民在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文章下留言“别让有爱心的人寒心”、“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监督这些平台,别让献爱心的人们受到伤害”。

责任编辑:lizhengsh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