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舆情研究

2018-11-19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总体来看,在本次舆情中,涉事官方在事发后进行快速通报,之后多次通报事故处置情况以及环境监测情况;在受到舆论质疑后,更高层级部门也主动介入,密集对事件进行通报,看似处置非常尽力,但舆论始终存有疑虑。究其原因,主要是官方在信息发布中出现问题,导致应对效果难达预期。

  1. 初始通报避重就轻回应前后“打架”成舆情导火索

  事件发生后,泉港区环境保护局等当地官方机构,接连发布多次环境通报,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气指标已恢复正常”,给公众营造出了一种事态并不严重,且已经得到有效处理进而控制的观感。反观网络上,有关事态严重的爆料却一直存在。直到越来越多的媒体介入报道,质问涉事官方具体情况,泉港区政府才在事发4日后的通报中承认“空气出现刺鼻性气味”,以及部分海域监测点仅符合“第三类、第四类海水水质”。官方前后不一致的回应,令舆论感到愤怒的同时,也对政府失去了信任。此外,当地官方还采用删除微博热门话题和部分新闻报道、撤下话题热搜榜等方式,隐瞒思维也成为刺激舆情升温的一个直接因素。

  这一点也表明,突发环境事件的舆情和实情处置需以信息公开为首要立足点,以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基准,切忌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等隐瞒实情的做法。涉事官方须实事求是地发布已知信息,用各类事实、数据与媒体、网络互动,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良好沟通,从而提升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 引导缺少统筹规划混乱发布令信息损耗严重

  作为官方回应主体,泉港区政府、泉港区环境保护局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三个部门均进行了回应,三者回应次数分别为7次、4次和2次,还多次出现官方接连发布两份通报的情况。在重大突发事故之中,官方持续发布有关信息虽然有助于缓解危机,但必须是放在有序统筹的大前提下。而在此次事件中,官方多次信息发布出现了混乱状态,尤其是在8日和9日,三家官方齐上阵,先后发布了6份通报。这种密集的内容发布往往让公众抓不住重点,忽略官方想要重点表达的内容。而从媒体讨论来看,多家媒体也根据不同渠道的通报进行不同角度报道,过多的信息量和发布主体不但分散了舆论注意力,也令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严重损耗。

  由此可见,突发环境事件可能牵涉多个部门,如果不同部门都想在舆情中发声引导,则很容易出现信息混乱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前对舆情引导工作进行规划和统筹,既要确定不同部门各自发布的重点内容,还要确定信息引导的责任主体以及能在通报中一次性表达出重点信息。只有将舆情处置作为一盘棋全盘组合和联动,才能实现预想的传播效果。

  3. 信息发布渠道较单一无法快速形成引导合力

  从信息发布渠道来看,泉港区环境保护局主要依靠当地媒体,泉港区政府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体的发布渠道主要是各自政府网站,泉港区环境保护局、泉港区政府新闻办甚至没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在信息发布上只能依靠一、两个途径,这在新媒体时代远远达不到信息发布的要求。此外,作为一起重大突发事故,涉事官方也没有组织任何新闻发布会进行事件通报,无助于快速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在重大舆情面前,除了依靠媒体,最主要的是官方要把信息发布主动权牢牢掌握,形成始终以官方为主导的舆情引导格局。因此,处置部门无疑需要采取尽量多的信息发布渠道,形成立体式传播结构。必要时,还需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官方的信息发布策略还应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倚重,且通报内容的焦点也有所不同,从而保证信息发布的均衡和官方信息在舆论场的到达率。

  4. 专有名词未予释疑谣言传播造成舆论恐慌

  虽然在事发当天,官方已经承认是碳九泄露,但是对于碳九这样专业的名词,官方一直迟迟未予解释,包括碳九的毒性如何,对人体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这也一度成为引发舆论恐慌和误读的原因。之后,果壳等科普网站解读碳九概念及危害,激起了舆论对此次泄露的碳九属性的追问。直到8日晚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的通报才第一次确认泄漏物为“裂解碳九”,但随即又引起了媒体质疑,如新华社的“三问”和《新京报》的“四问”中,都在追问对人体的影响如何。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多位专家对公众关注点进行一一解释,才令舆论疑虑得以缓解。

  在官方信息发布中,公众往往因知识不足而对专业名词产生疑问。一旦官方解释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谣言流传或误解加深的情况。对此,涉事部门需要提高舆情敏感度,对公众可能产生的疑虑进行及时解释,或邀请多方专家做好科普工作。相关问题若能得到合理解释,就能避免更多网民被误导,遏制住舆情持续发酵的态势。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