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官员“套上枷锁”,没有人逃得过网友的火眼金睛

2018-05-20 来源:央广网

  2012年11月20日,疑似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截图在微博发布。 21日,有关部门表示,注意到此事,并开始核实。 22日,有关部门确认有关视频并非PS,继续核实当事人身份。 23日上午11点,重庆市纪委确认不雅视频主角为雷政富本人,宣布免去其书记职务,并立案调查。 有网友称,63个小时,一个正厅级干部被微博秒杀,舆论一片哗然。

  2013年6月,因涉嫌受贿,重庆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雷政富有期徒刑13年。 一次又一次,网络让我们见识到了舆论监督速战速决的结果,每一次舆论的亮剑,总能“见血”,被盯上的违法违纪官员,发现实锤并最终落马,只是时间问题。除了上文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啊—— 比如广州“房叔”蔡彬瞒报财产被停职、因一封疯传网络的“结婚承诺书”而锒铛入狱的山东省原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广西烟草专卖局销售处处长韩峰因网络流传的“日记门”最终牵出其收受贿赂的腐败行径……从早年的“躲猫猫”到“开胸验肺”,从“钓鱼执法”到“跨省追捕”,从“香烟门”到“日记门”,再到今天的“严书记”,太多的地方个案经过网络的快速放大而有了处理结果。

  (“结婚承诺书”在网上疯传) 官员“惧怕”网络?这就对了 几年前,《人民论坛》杂志曾经对300名官员和民众进行调查,70%的受调查者表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更不要说互联网更加发达的今天,一件小事经网络的传播都能变成轩然大波,违纪官员、违法行为都被暴露在阳光之下,实力诠释着那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有许多人会感慨,网络监督怎么那么准,被盯上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出事?实际上,这正是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向公权力亮剑的一大锋刃——全天候的“即时”监督,只要有“狐狸尾巴”就会被发现。无论官员们是否认可,网络监督这副“枷锁”,已经在他们身上套牢。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要把握监督的尺度,防止网络监督变成“网络暴力”,特别是网上“人肉搜索”可能导致的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对于普通网民而言,网络监督同样需要遵守现实生活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

责任编辑:wuyong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