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媒互动的历史作用(1-4)2
西方人先以宗教禁欲,千年后又以自由理念纵欲,女人要自由享受,在自由与养育孩子之间天平倒向所谓享受自由,西方人口始终不多,可见其价值观中适合人民生存的东西不多。
二是对人格集体规范的认识,中国人规纳了忠孝节义礼仪廉耻,保证了众多人在一起生存、生活的行为规范,中国能够成为十八个世纪的第一大经济体,千年历史上建设了众多的最大城市,这是核心价值所在,不光是盖房子、修马路、供水排污这些物理性技术现象。西方文艺复兴后才出现资产阶级,才有普通人读书,辉煌的长度不及中国三分之一,整整晚了一个世纪。
三是对国家持久发展的认识,中国五千年历史为了持久发展不断改进自己,秦时用法家统一天下,汉时用儒教治理天下,魏晋南北朝用玄学充实思维,吸纳包容了外族文化,唐时扶持了佛教,宋以后儒道佛三教合一,明清形成理学禅学,不断在寻找能延年持久国家万寿的道理,直至十九世纪做了最彻底的改变:放弃了帝制。
最后一百五十年打碎了国家机器,抛弃了传承的价值,捣毁了自己的文化,为了什么?四个字:寻找新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被人欺侮、切割得如此惨烈、弱国无外交、穷国无尊严是我们中国人推动社会变革的老祖宗们没想到的。
痛苦的轮回始终被一个简单的平面媒介承载着,这就是纸张,文字这个东西有个致命的弱点:信息高度不对称。本来信息不对称就是绝对的,但是文字放大了其强度。当然再放大也比没有信息好一些。
在信息对不对称的技术问题上,就管理社会而言,人类面对的是信息对与错,对的多了,生活的好一些;错的多了,活的难一些。个人如此,国家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出现了错误信息,回想起来还不如没有信息好似的。但是平面媒体总还能传递正确信息,那些能流传至今的文字,正是媒介历史第二阶段优势的地方。历史总要前进。利用文字记载思想,表达思想,传播思想,也就成了基本的保证性媒介信息上的社会活动。为此中国人规纳到了可谓实操层面的最高境界:中庸。作为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指导思想,意义重大,无愧世界思想宝库中顶级瑰宝。
回到最初的话题,平面媒体无法即时反馈,令中国人每次社会变革都要由全社会的公众从最基本文化进行回忆性恢复,经过一两代人的觉悟时间,社会才找到弹力式的蹦跳成规模发展。而现在的即时反馈模式,大量历史信息被各类组织曝晒在手机终端上;大量新闻、传闻及秘闻在手机邮箱里传播;下一步就该是所有读者希望得到的信息都会被以各种机制传上网络,最关键的无非是商业模式的设计,在一个什么样利益链条的驱动下,在公众阅读行为和实际的阅读效果之间形成简单的联系,把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必竟人类第一次接触即时反馈模式,如何让它充分发挥能效在社会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链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里需要对数字阅读的人体工程学展开研究,建立基本模型,以便进一步对数字阅读的行为学展开描述,以便全社会再对数字阅读的版权学进行深刻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再然后是数字阅读的产业学,以及数字阅读的社会学。因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即将诞生。中国人不能漠视这个变化,更不能静待外国人在这场历史变革中再次领先。
这完全是人媒互动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责任编辑:wu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