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警方处置“女快递员下跪”事件舆情研究
编者按:6月11日,山东省广饶县稻庄派出所出具的一份证明走红网络。证明显示,某快递公司女业务员聂某因送货问题被顾客反复投诉,聂某到顾客家中下跪以求谅解。当地派出所民警出具证明称“不必摒弃尊严乞求原谅”,并向快递公司提出“将投诉者加入黑名单”等建议。民警“霸气”证明所带来的聚合力,引发了舆论对警方的赞誉、对快递员的声援、对投诉者的批评以及对一线快递员工作状况的高度关注。此后事件发生反转,投诉者称快递员发假快递、快递员承认其被公司扣除工资是在说谎,舆论观点在一片哗然声中出现分化,警方发布执法视频还原事发真相,舆情很快回落。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认为,本事件中,涉事民警及其所在公安机关的做法并未引发较大范围的争议,但此事件所暴露出舆情工作中的几点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政法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的关注和思考。
舆情事件
01民警“撑腰证明”走红网络
6月11日,一张落款为山东省广饶县稻庄派出所的证明显示,因包装开裂少一个芒果,广饶一快递公司女业务员聂某被顾客张某某投诉。聂某赔偿一整箱以邮政快递名义送达,但仍遭多次投诉,后被扣除工资2000元。聂某到张某某家中下跪寻求谅解未果,张某某报警。随后,出警民警王海港为聂某开此证明,称“不必摒弃尊严乞求原谅”,并向该快递公司出具了“退还快递员被扣工资”“将投诉者加入黑名单、嘉奖员工”的建议。这张证明被网民成为“硬核证明”并迅速走红,网民怒赞民警证明信“暖心又霸气”,媒体报道也多表达了“女快递员遭恶意投诉下跪求原谅”“民警开证明力挺快递员”等情感倾向,话题“#女快递员遭恶意投诉下跪#”火速登上热搜榜。当日15时许,事发公司回应称,已对该业务员进行慰问,“不让业务员流汗又流泪”,并保留将恶意投诉者列入不受欢迎客户名单的权利。中国快递协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正在研究建立不良用户黑名单制度。
02投诉人讲述“原委”舆情转向
6月12日,《齐鲁晚报》的追踪报道令舆情开始转向。张某某表示其并非恶意投诉,而是正常维权,“第一次是因芒果少了一个,第二次是因该快递员用圆通假冒邮政发包裹赔付”。张某某还称其没有逼迫聂某下跪,自称“也很委屈”。这一“真相”令部分网民态度发生改观。当日深夜,快递公司公布处理结果,称已向聂某送上1万元慰问金,要求公司全网学习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向稻庄派出所送上锦旗。6月13日,中国之声跟进报道称,张某某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该民警,理由是民警并未询问投诉原因且言语粗暴、态度强硬,还透露了其住址,他要求警方道歉、恢复名誉并公开执法视频。另据“@梨视频”报道,涉事民警就此事回应称“看快递员辛苦,还被罚钱才给快递公司写信”“没有打抱不平,都是按照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来办事”;记者提出查看执法视频,却被涉事警方以需宣传部门同意为由拒绝。
03快递员承认为博同情而“说谎”
6月14日,事件进一步反转。澎湃新闻报道称,聂某否认被公司罚款扣除2000元工资,当时也没有面临被辞退的风险,是其为博得投诉人同情而作出的夸大说法。不少网民惊呼“反转的猝不及防”,纷纷谴责其行为是在“消费舆论”。随后,中国邮政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伪造邮政包裹涉嫌欺诈,是对中国邮政权益和声誉的侵犯。当日,新京报“@我们视频”曝光了投诉者张先生同快递公司协商的现场视频。相关视频公布后再次引发舆论热议,舆情热度在当日触顶,此后逐渐回落。多数网民仍认为张某某揪住对方过错不放的行为“有些过分”,但网民一面倒支持警方的态势有所松动,部分舆论开始审视警方未认真核清事实就为快递员“出证明”的做法是否适当。有媒体就此指出,厘清事实、执法视频公开才是关键。
04执法视频公开,警方再次回应
6月16日,该事件再次迎来新进展。央视《新闻周刊》推出报道《王海港:我来证明》,披露了“女快递员下跪”一事的关键执法录像,还原了民警王海港从了解情况、尝试调解、调解破裂的过程,以及决定做出证明的现场画面。在报道中,广饶县公安局副政委张立宾首度回应表示,王海港开证明求得处置效率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对于其一心为民的情怀以及朴素的正义感应给予肯定。王海港表示,如果不管的话双方矛盾继续扩大,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同时他也对证明产生的影响有所反思,并称“再遇到类似事件,仍会选择这么做”。
截至6月20日12时,与该事件有关的媒体报道近2万篇,微信5000余篇,微博6.2万条,“#女快递员遭恶意投诉下跪#”“#史上最强派出所证明#”等各类微话题阅读量累积超5亿。
舆论观察
该事件初曝光时,民警出具证明受到舆论一致赞许,称其“硬核而有温度”“洋溢着正义感”。此外,媒体、专家和网民的关注视角各有侧重,观点分布如下:
01媒体聚焦快递行业管理的制度漏洞
据不完全统计,自事发之日起,《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正义网等多家媒体网站累计发表评论文章30余篇。媒体呼吁快递行业应对底层员工给予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尊重,如“@人民日报”呼吁对劳动者“请保留最基本的善意”,央视新闻评论称“强大企业不应让员工‘挡子弹’”等。还有媒体评论从快递行业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探讨。如《新京报》等媒体从“制度上以罚代管”“福利制度上的不健全”“管理制度上落实不到位,基层员工委曲求全”等方面对快递行业现有弊端进行批判,称“客户投诉管理制度的‘严厉’不应是苛刻和变态,更不应是商家转嫁责任的挡箭牌”;《半月谈》文章称,“被服务者作为消费群体不可消费服务者的尊严,部分服务人员也不可妄自菲薄。以事实为依据明确责任所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给员工以公道,才是企业责任感的体现”。
02专业人士讨论如何完善快递行业投诉制度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多数快递公司已经上市,所以对投诉特别敏感,都会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用“黑名单”制度规制恶意投诉的建议,部分专业人士提出意见。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建立行业性的黑名单应该是确定几条刚性的标准,先行告知,还要做到公开透明。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国进认为,基于恶意投诉等情形制定用户黑名单制度需要慎重,不得与现有法律规定相冲突;界定客户的恶意行为等方面,除了需要注意证据收集外,最好是由法院等第三方机构予以认定。
03网民对三方涉事主体行为各有褒贬
与媒体和业内人士围绕快递行业制度进行讨论不同,网民对投诉者、快递员以及民警这三方主体的评价分歧较大。近四成网民针对快递员的做法发表评论,超三成网民讨论民警行为是否妥当,约三成网民讨论投诉人是恶意投诉还是正当维权(见上图)。网民“@陵七七”的观点较为中肯,具有一定代表性:“虽然警察证明开得有些情绪化,但这也恰恰是警察作为一个人正常的爱憎分明情绪表达,值得肯定;消费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必须是依法、合情合理,不能得理不饶人;快递员不能动辄用自己的弱者身份,通过下跪来博同情。”
舆情解析
1. 舆情反转吸引舆论持续关注
此事件源自一张派出所证明,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下迅速掀起轩然大波。此后,该事件保持着近乎“一天一个进展”的发酵速度,令公众目不暇接。舆论对事实真相的关注热情使得舆情得以延续,而在事实不断揭露的过程中,舆论倾向也逐渐偏转:快递员从人人同情的“弱者”变成了“说谎者”,当事顾客从众声指责的“恶意投诉者”变成“受害者”,而民警之前的“正义之举”也因事件反转而遭到部分网民质疑。
近一段时间以来,舆情遭遇反转事件频发,如浙江乐清男孩“走失”事件、河南周口婴儿“被盗”变“丢失”等,令舆论有种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之感,不断刷新公众认知下限。需要看到,舆情反转虽有还原真相、推动问题解决等积极意义,但频发的反转事件也容易让舆论情绪受挫、降低媒体公信力。特别是对于政法机关而言,反转意味着公信力的极大受损,最终消耗的是公众对整个社会正义的信任。
2. 事件标签性和话题性推动舆情升温
从一开始,不少媒体就将此事标签化为“一个芒果引发的下跪”,让整个事件充满了戏剧冲突。同时,事件中三方当事人分别代表了消费者、服务提供者和执法者三个不同群体,分别被贴上不同标签,各具话题属性。一起事件同时具备标签性、话题性等多重因素时,引发舆论讨论就成为必然。例如此前出现的“外卖小哥雨中痛哭”“沈阳女快递员带孩子送快递”等事件,舆论普遍对快递员、外卖员等底层服务者怀有同情心理,他们很容易被贴上“弱势群体”标签。相对应的,顾客揪住不放的行为就变成了滥用消费者权利而遭到舆论批评,而作为居中调解的警方则是主持正义、保障弱者权益的第三方。当事件真相曝光后,网络舆论开始出现分化:快递员下跪算不算“道德绑架”?消费者是合理维权还是太矫情?民警开出的证明是否妥当?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各方不断围绕以上问题发声表态,又持续推动事件不断升温。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此次舆情从曝光到发酵再到舆情回落平息,持续近一周的时间。总体来看,不论讨论议题如何变化,对于涉事民警的作为和其所在单位的表态,多数舆论表示认可。但在舆论向好的背后,政法机关也需冷静看到此事件所反映出的执法和舆情工作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其他政法机关可能在执法日常中遇到。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以此为出发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1. 理性、公正执法是执法规范化的基础
基层公安部门日常事务纷繁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许多警情的处置往往都是在现场完成,要求处警民警在完全客观、考虑周全的前提下处理警情未免过于苛刻,但至少处警民警需要对整体事实有所了解和把握,尽量做到规范、理性、严谨,如此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舆论的检验。此次事件中,涉事民警被投诉执法言论粗暴、态度较强硬、只听快递员一面之词、透露投诉人住址等,执法视频则显示,涉事民警确实有过“人家都给你跪下了,还有什么不能原谅”“你除了投诉还会干什么”等言论。作为执法人员,如此言论可能给公众带来误导,认为“只要下跪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处警民警在现场对整体事实把握存在偏差,现场及后续处置上不够规范严谨,因此惹来舆论追问。
2. 公权力介入民事纠纷需慎重
本案例中,涉事民警开证明信的做法虽受到好评,但在舆情反转后也引发了小范围争议。这是因为,严格意义上讲,快递员与投诉人之间的矛盾争执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整个事件未涉违法犯罪,并不属于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民警到达现场后较为专业的做法应是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按投诉人的要求将快递员带离。而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民警可告知由劳动仲裁机构介入解决。但涉事民警却开出证明信为此事件定性,并向快递公司提出建议,还以派出所的公章进行权力“背书”,这样的做法被认为超越了权力边界,引发部分舆论不解。此事带来的反思在于,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需认识到,民事纠纷调解有其逻辑和程序,警察权力行使不应建立在个人同情之上,而是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明晰执法边界,以免自身掉入“滥用职权”的舆情漩涡。
3. 政法机关在反转舆情中应承担引导责任
大量案例证明,在网络舆论生态中,舆情反转现象频发往往是多方主体介入的结果,但权威声音缺位、信息不对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案例中,执法视频的公开无疑是影响舆情走向的关键,这一点也被投诉人以及多数舆论提及。而作为掌握第一手信息的公安部门却一直未予正面回应,直到数日后舆情回落时才选择将执法视频公开,这样的回应速度显然有些滞后。舆论场观点越是分散、纷争越是多元,越需要政法机关及时快速发声、明辨是非曲直,引导舆情良性发展。在反转类舆情事件发酵和变化过程中,政法机关应当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在舆情爆发时,应及时调查和澄清来路不明甚至失实信息,在信息公开中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在舆情出现反转苗头之际,政法机关更要做到关键时刻及时发声、适时纠偏,将舆情发展走向导入正常轨道,在舆论引导中实现自身公信力与责任感的重塑。
责任编辑:fu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