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辞职信引热议:家校关系如何处理更恰当?

2018-06-24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现代金报》:有一种“教子无方”叫“责师有招”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教子无方”而又“责师有招”的尴尬境况,有这样心态的家长,确实应该好好去反思:这个世界,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小错就管,才能大错不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老师的做法的确略有不妥,但这应该在大人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岂能动不动就让老师“登门道歉”?家长如果不能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形象,结果就是,孩子学会了斤斤计较,丢掉了“尊师敬师”。

舆情观察

  不同于此前让人津津乐道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老师辞职信,这一次的辞职信却让人心情复杂。不少网民对这名老师表示同情,但也有观点认为,小事化大,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

  的确,老师把学生成绩和照片公开发到家长群的做法欠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方便和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家校沟通的方式也从线下的家长会、家访,发展到了线上微信群。然而,在微信群公布成绩也需要照顾成绩较差的同学及其家长的感受。用私底下沟通的方式取代一股脑儿地公布成绩,或许是更妥帖的沟通办法。毕竟,公开发布成绩会让一些成绩不好的家长和学生感到没面子,也是人之常情。此外,教育部2017年12月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然而,这位老师的过错,远不是不可挽回,家长为这样一件事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的做法,未免有些偏激。家长一方面希望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的“短板”被曝光,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让自己脸上无光。但是,作为家长更应该意识到,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能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形象、过度反应,除了暴露出自己教育失当外,还容易让孩子从小学会斤斤计较。

  站在各自的角度,双方确实都各有苦衷。家长的咄咄逼人让老师心有戚戚,老师不够成熟的一辞了之也只能让双方陷入更尴尬的局面。对此,如何才能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搭起理解的桥梁,缓和他们之间紧张的关系,是眼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家长委员会和教育部门也应对家校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定和制度,鼓励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其实,整件事中,孩子是最无辜的。诚然,“为了孩子好”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出发点,但双方自说自话、各自诉苦,却没有人考虑到这么做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孩子而言,一方面,家长和老师都是他们的权威,该尊敬和听从谁,变成了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孩子恐怕难以理解,因为自己的成绩原因,导致家长和老师闹矛盾,进而把事件放大,可能会产生内疚情绪。实际上,如果学生因为不甚理想的成绩被公开就感到身心受到伤害,或许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一些没有受过太多挫折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关心孩子自尊心的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对挫折时,教会他们如何积极面对和克服困难,而不是背道而驰地和老师“较量”。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