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事件:愚蠢的舆情管理 爆炸的舆论风暴

2018-04-18 来源:中正舆情

  除凉山县公安局之外,凉山县人民检察院批捕的依据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鸿茅药酒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其经销渠道遍布全国,即便是往常也应存在退货情况,如果不能证明谭秦东所发帖子是经销商退货唯一、直接的原因,又怎能对其进行批捕。但在官方所发的回应中,并没有相关论证的,这也让公众对检察院的批捕理由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4月17日,公安部及最高人民检察院都下发了相关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开展核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认定,由于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最终,谭秦东被取保候审。

  现在,对于政府机关而言,该事件已经取得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进展,相关舆论也开始呈缓和趋势。但其所面临的舆情风险依旧未能解决,谭秦东被取保候审即说明先前的批捕依据及逮捕行动都存在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相关政府机关还需及时作出回应。“知错”尚且不够,还需有人负责。针对此次事件,相关政府机关需及时开展内部调查,查清责任所属,并予以惩治。与此同时,还需及时通报调查结果,给舆论关心以回应,从而缓解紧张的舆情态势。此外,政府还需以此为鉴,在全国开展调查整治行动,加强政府机关的法制精神,规范其工作流程,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在此次案件的后续报道中,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内蒙古食药监局”)也逐渐成为了舆情主体。据报道称,近十年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浙江、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如此情况下,鸿茅药酒居然仍在正常经营,内蒙古食药监局难逃监管之责。

  普通民众对于药品和保健品并没有什么分辨能力,其购买的根本是对于国家部门完全的信任。而内蒙古食药监局此次职责的缺失,所影响的正是相关部门的公信力。此次事件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首先发声的“国字号”部门,其舆情应对效率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与政府机关所面临的情况一样,内蒙古食药监局的失职也是需要得到惩处的,相关部门需要借此事件进行总结学习。食药监管关系国民人身安全,容不得半点猫腻,在相关部门公信力受损的情况下,以强硬的态度挽回民众信任将是该部门的今后的重点工作。

  总结

  此次事件因“跨省抓捕”而起,牵涉甚广。对鸿茅药酒而言,是大厦将倾,难力挽狂澜。而对政府部门而言,把“鸿茅药酒案”当成一个典型案例,从而成为一个完善国家的法治标本,如此,也不失为上佳的补救举措。

  而作为地方的纳税大户,鸿茅药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这是鸿茅药酒曾经“蛮横”的资本,也是该地区可能出现的后续风险。产业调整、就业问题等都有可能随之出现,地方政府在处理相关事项的同时,还需着眼于地方经济的调整,杜绝此次事件后续的影响再造成舆情事件,从而让该事件再起波澜,产生次生舆情。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2 3 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