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疑似食物中毒舆情分析

2022-07-12 来源:快资讯

  舆情忻州7月12日消息 据浙江大学CC98论坛发帖,有同学在玉泉校区食堂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此后,陆续有网友在知乎、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爆料,越来越多的浙大食堂乱象浮出水面。三天内,一场突发的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刻成为舆论焦点,并演化成了高校管理舆情危机。

  1、从群体性问题变成官方回应问题,形成网络舆情事件

  第一阶段:网络爆料期

  与一般社会事件信源通常来自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不同,作为大学生交流最活跃的公共广场——校园论坛是浙大玉泉食堂疑似食物中毒的主要发源地。但由于CC98仅以在校师生为主体,直至23日15时许,浙江大学CC98论坛官方微博爆料“浙大食堂乱象几则”后才进入大众视野。该时期网络舆论场上既有大学生对食堂的不满和吐槽,也有对校方彻查食堂、及时回应的期待。

  第二阶段:调查回应期

  10月24日,浙江大学校医院先后发布了两则“关于我院收治呕吐腹泻病人的情况说明”,患者数量从28人增至69人,并称“初步排除食物中毒,疑似诺如病毒感染”。从舆情回应时度效上看,校方24小时内发声,反应还算迅速;在度和效方面,却未达成“和解”。

  2、从校方处置问题变成舆情应对问题,形成舆论危机

  第三阶段:舆论争议期

  通过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分析浙大通报69人因呕吐腹泻就诊前后的网民情绪可以发现,一是负面情绪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二是浙大通报后负面情绪不降反增;三是中立态度减少,大多数围观者变成参与者。伴随着舆论争议的不断扩大化,25日13时许,浙大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发酵至舆情峰值。

  3、透视网络舆情中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

  第四阶段:热度回落期

  大规模负面情绪的激发主要是基于长期以来在校生的合理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负面舆情指向食堂秩序混乱和学校与事实不符的通报。因此,在饮食中心关于改善食堂拥挤情况的通知发出后,网络舆情热度开始回落,同时,主流舆论转向了如何预防诺如病毒的科普。

  回看浙大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整个过程,不断增加的信息总量导致了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比如对校方回应的质疑、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追问;当信息总量停止增长时,关注点发生转移,网络舆情才得以走向消退。

责任编辑:张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