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了,凭什么罚我?

2019-07-22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网民观点摘编

  抽取3516条网民评论,通过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点挖掘系统解析发现,网民关注地域最多的是河北、北京、江苏,关注最热词为“怀孕”“报备”“权利”。目前,整体舆情热度趋于平稳。

  @长街忆故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未来有关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法规将会出台更多,相关政策的落地也会逐渐完善。

  @傲娇的矮牵牛花:女职工的生育权岂能肆意践踏,对这种“怀孕要报备”无视生育政策的行为,当地工会、妇联等组织应及时强力干预,必须叫停和纠正。

  @周望寻觅:女职工如“扎堆”生育确实可能对单位工作造成影响,这个可以理解,但也考验着学院领导大局观念和落实好国家生育政策的智慧。

舆情点评

  连日来,此事不断在网上传播,引发热烈讨论。即使6月29日,校方撤销了相关文件,但讨论热度依旧不减。

  舆论普遍认为,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生育自由受法律保护。强制要求女职工怀孕报备,显得背离常识、不近人情,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

  舆情产生后,学校及时回应关切的态度是好的,但怀孕报备的规定以及轻率做出惩罚寒了师生的心,也跟依法治校的原则背道而驰。

  近些年,排队怀孕、单位干预职工生育等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一些用人单位担心女性职工扎堆生育导致人手紧缺,对正常的工作秩序产生影响。再有就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且此类事件违法违规成本低,过去往往以用人单位“撤销文件”“撤销处分”“赔偿损失”等处理,这样“隔靴搔痒”,显然形不成震慑力。

  破解怀孕报备的两难境地,保护女性生育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量:

  首先,应转变观念,积极应对。与其过分夸大女性职工怀孕给企业造成的负担,想当然地将“家规”凌驾于“国法”之上,倒不如做好相关预案,通过交换轮岗等制度安排来分散压力,这才是应有措施。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依法查处涉事单位限制生育的违法行为,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育保险制度,平衡用人单位的生育负担。

  最后,劳动者也应增强法律维权意识,勇于维权。2018年10月,正义网报道,某大型集团创办的幼儿园一名女老师因插队怀孕被单位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聘,其要求单位支付两倍工资差,最终得到法院支持,这无疑会鼓励更多人在面对这种遭遇时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

  6月27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活动管理促进妇女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引导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这一关怀女性权利、重视性别平等的举措赢得舆论普遍认可,也给了人们一份信心——维护女性生育权成为社会共识。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