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了,凭什么罚我?

2019-07-22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物简介

  近日,河北传媒学院女职工未报备怀孕被罚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公众对女性生育权的热烈讨论。面对质疑,校方及时发布情况说明并撤销相关文件,舆情逐渐趋于平稳。

  近些年,限期怀孕、排队生娃等情况不时被媒体曝出,如何平衡女性生育权与用人单位利益,成为各方思考的问题。

事件回顾

  女职工怀孕未报备受处罚

  6月27日,河北传媒学院教职员工收到院长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学校计划生育报备制度执行情况的通报》以及对部分员工的处罚公告,明确提到,对未报备怀孕女职工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扣发6个月绩效工资”“取消两年内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的处罚。

  从学院内部制定的《河北传媒学院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管理的规定》来看,女职工怀孕必须要“达到规定服务年限后,按照个人申请、分别按生育一胎或二胎比例排队、单位党总支书记签字,报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备案”,报备是否成功要以“接到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回执为准”。

  舆论:生娃这种事,还需要排队?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热议。“生娃这事儿还需要排队?不是想有就有,这怎么能计划、排队?报备获准后就一定能按计划生娃”?部分网民对该院的做法表示匪夷所思。同时,也有观点表示,这样的规定和处罚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相关规定,侵犯了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处分的教职工,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可以向当地妇联反映,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涉事学校:撤销相关文件

  6月29日晚,河北传媒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鉴于相关部门在执行有关规定过程中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决定撤销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

  同时,为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学生利益,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将对有关规章制度及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舆论关注度分析

舆论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该事件最初于6月27日在网上传播,之后迅速引发关注,人民网、光明网、《新京报》、《新华日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均对此事进行报道,不断推高舆情热度,于6月30日达到峰值。例如,《京江晚报》发文指出 ,该校的规定,不仅是对二孩政策本意的公然违背,也是对法定生育权利的伤害,只能用“荒诞”二字来形容。

  随着校方发布情况说明,此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讨论并未停止。7月1日,《春城晚报》发文指出,“怀孕报备”虽然荒唐,但是其背后的现实困境不能忽略,如何做到既保证女性职工的生育权利,又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损,仍需细细思量。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7月3日,有关“怀孕 报备”的新闻有1021篇,微博950条,微信公众号文章440篇,APP文章138篇。由@时间视频发起的微博话题#要求女职工怀孕前先报备#已有1913.5万人阅读,1453人参与讨论。

媒体观点摘编

  新京报网:“女职工未报备怀孕被罚”,别光撤销文件了事

  梳理媒体报道,类似因女职工怀孕引发的问题并非孤例。虽然单位有权利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工,但这些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合理。而这样的“奇葩规定”之所以有市场,除了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外,与违法违规成本太低不无关系。诚如此事,就不能任由学院撤销文件了事,相关部门当依法介入,而相应的罚则必须跟进。

  光明网:用依法治校管住“怀孕得报备”式奇葩规定

  这些奇葩规定频现,投射出的也是依法治校思维的匮乏。鉴于此,显然要让学校规定更多地经受法治视角的审视与打量,切忌让“依法治校”流于口头。学校的奇葩规定也应有对应的约束机制,这包括民主决策和起码的合法性审查,确保学校规定被收束在合法的范畴。只有依法治校落到实处,“怀孕得报备”式奇葩校内规定才能渐次消失。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