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心态?

2019-06-25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阅读提示

  近日,一篇披露年轻人“假精致”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假精致”反映的是年轻人怎样的消费观和人生追求,成为热议的焦点。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6月17日,已有相关网络新闻2237条,APP文章1588篇,微信公众号文章8607篇。

舆情脉络

  6月8日,微信公众号“半月谈”发布的一篇题为《岁月静好还是一地鸡毛?假精致掩盖下的“分裂人生”》的文章在网络呈刷屏之势。文章指出,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过度追逐所谓的“品质生活”。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最终导致钱包被透支,身心被掏空。

  文章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6月9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以《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为题转载该文,再次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随后,《中国青年报》、环球网、《北京日报》等媒体纷纷加入讨论。

  6月11日,《中国教育报》发文指出,“假精致”暴露青少年教育真课题;6月12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精致不是消费主义大潮裹挟下的物质攀比,而是体现在举手投足、气质涵养和内心充盈的一种生活方式。精致首先要真实,才有裨益、才能长久。

  《北京日报》指出,当社交圈子愈发让我们异化为“双面人”,更需自警“真实自我”的价值;当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愈发催生出“月光族”,更需审视“简约适度”的真谛。

  6月13日,《钱江晚报》刊发题为《租江景房、办7张信用卡 装出来的“假精致”暴露虚荣》,通过采访几个认为自己“假精致”的人,呈现他们陷入“假精致”的原因和焦虑。有受访者表示,平时的常态是,一到每月10号的还款日,就东拼西凑地把钱还上,实在不行就换着APP借钱,拆东墙补西墙。下个月,同样的剧情再上演一遍。

  每天,一边在“朋友圈”享受赞美,过着看上去精致的生活,一边又和不断增长的透支数字作斗争。

舆情反馈

  澎湃新闻:符号消费正改变着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从某种层面上说,为了“精致”而消费,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的一种表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也高度发达,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多元。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升级。但很多人透支生活消费,根本上追逐的是只是面子上“精致”。

  消费社会的语境通过赋予商品和消费新的内涵,始终在不断怂恿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换言之,人们对物的消费并不止于“对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在物的象征价值层面,进入“对符号的消费”(品牌、技术为商品带来的价值经常远高于它的真实价值)。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勿被“假精致”掏空自己走进消费误区

  许多人在建构精致的自我形象时,容易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仿佛在告诉人们,开怎样的车才有格调、住怎样的酒店才算轻奢、拎怎样的包包才叫高雅,这样的渲染无疑将所有的“面子”都与“票子”挂了钩。

  但消费水平高能否跟精致划上等号,答案并非如此。有学者指出,文化比收入更能体现阶层的差异。我们对社交、尊严、自我实现的需求,归根结底都是对阶层文化的需求,这或许比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更为重要。被“假精致”掏空自己、祸及家庭、透支未来,事实上是对身份、阶层的刻板印象,是对消费的错误认知。

  桂声时评:“假精致”掏空的不只是年轻人的“钱包”

  “假精致”还掏空了年轻人乃至社会整体对“金钱”的正确理性认识。可是,难道只有年轻人要为“假精致”的生活方式“背锅”吗?恐怕不是这样。个别金融机构不深入调查信用卡申请者的个人财务状况,轻易放行,甚至为了完成业绩还片面宣传诱导年轻人办信用卡;部分中学和大学只注重学业而不重视价值观的培育;部分家长打着“富养”的名义纵容孩子奢侈性消费等。

  对“假精致”的治理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无动于衷。诸如针对金融机构,要通过法律加强监管,迫使他们不能再为了追求业绩而盲目给年轻人发放信用卡。对于学校和家长,则可呼吁他们在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必须尽力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