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聪明药”到底能不能变“学霸”?

2019-06-10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物简介

  近日,媒体报道,在一些QQ群、淘宝和百度贴吧,充斥着大量“聪明药”广告,称服用后可提高考试成绩。然而,专业人士表示,这类“聪明药”实为精神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致瘾。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6月3日,已有相关网络新闻322条,APP文章223篇,微信公众号文章1068篇。

舆情要点

  据悉,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媒体调查发现,“聪明药”的服药群体大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几乎都是为了高考、中考、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接触所谓的“聪明药”,而一些药贩子通过QQ群、微信群吸引购买者。药贩子在群中发出的标注价格的“聪明药”供货单,详细开列各国版本的利他林销售价格及药效区别,此外还有莫达非尼、玛德琳的销售价格。类似的“聪明药”在网上公开销售,每片售价在10元左右。

  5月26日,澎湃新闻发表题为《千禧一代的高考冒险:那些偷偷吃“聪明药”的学生》的文章,指出,由于没有在国内医疗市场上自由流通,人们买到的“聪明药”几乎都是从国外走私而来,甚至是经过伪装的毒品。尽管缺乏获取药物安全信息的途径,希望通过服药来提高成绩的学生和家长却为数不少。

  6月2日,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推送一篇题为《高三那年,父亲给我买了“聪明药”》的文章,讲述了一位因为家长希望借助“聪明药”提升成绩,接触“聪明药”,最后却误食了毒品,进入戒毒所的考生故事。

  “聪明药”的功效和副作用在舆论场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有力的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哌甲酯(利他林)是中枢兴奋药。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一旦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神经错乱的情况。”

舆情反馈

  香山评论:吃“聪明药”就变聪明,无异于饮鸩止渴

  有些人试图以药物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却给自己挖下了坑。深究其因,许多家长急于求成,担心自己孩子的智商不及他人,盲目听从“药物至上”的谣言,轻易相信“聪明药”就是“万能药”,贪图无止境尝试,于是在无形中将孩子当成了“试验品”。当然,药监部门对于此类药物的售卖是否做到了全方位管理,还需进一步反思。

  服药容易,戒药甚难。在巨大的学业、工作压力下,想要“变聪明”是人人心心念想的事。对于广大家长朋友而言,也该多点理性。想用“聪明药”解决一切难题,岂不是饮鸩止渴?

  天津网:吃了“聪明药”可没有“后悔药”

  世上哪有喝喝保健品就能提高成绩的好事?学习无捷径,只有勤为径、苦作舟。作为家长都想抄近道儿,孩子又怎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呢?

  “聪明药”是一个警示,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最后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万一孩子真的因此而成瘾,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岂不是得不偿失?经过了这件事,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想吃“聪明药”吗?可以,每天刻苦学习,作息正常,早睡早起,坚持三年下来,绝对成功。勤奋就是最好的“聪明药”。

  东方网:“聪明药”盛行,折射几大盲区

  “聪明药”盛行于微信“朋友圈”,折射几大盲区。

  一是法律认知的盲区。依据《药品管理法》和《刑法》相关规定,我国严禁个人或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销售药品。滥用处方权,为没有处方的人提供处方药,或利用网络兜售假冒伪劣、来源不明的药品都属于违法行为。

  二是监管的盲区。“聪明药”明显属于违禁药品,商家须获得食药监部门相关审批,但电商平台上无资质的“聪明药”却随时可见,网络商家夸大其词,将“聪明药”包装得天花乱坠,却对其副作用闭口不谈。商家利欲熏心,相关监管何在?

  三是民众用药知识的盲区。医药专家也一再强调,滥用含有兴奋功效的药物,都会上瘾。后果轻则逐渐形成药品依赖,重则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开始走向吸毒的道路。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