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成“消废者”?山寨奶下乡怎么破?

2019-02-26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阅读背景

  春节期间,几款使用“特仑”“经典”等字样、外观包装酷似国内知名品牌的“牛奶”,引起了内蒙古乌海市执法人员的注意。经查,这些产品其实只是饮料,甚至有的厂家连生产饮料的资质都不具备。此事引发网民热议。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月21日,已有相关网络新闻2976篇,报刊新闻232篇,微信公众号文章3004篇,App文章1605篇。

舆情概述

  各式各样的“特仑”,让人傻傻分不清

  经查,这些产品虽然标着高钙牛奶、无蔗糖牛奶、核桃牛奶字样,实则并非牛奶,其实际品类为复合蛋白饮料。部分标识委托生产厂家甚至不具备相关生产资质。同时,上述饮料还存在食品配料成分虚假标注,商品条码与标识生产厂家不符等问题。截至2月13日,执法人员查扣标识为“特伦牧业”“经典牧场”“特伦经典”等9个品种的山寨牛奶2000多件。

  经查,这些产品虽然标着高钙牛奶、无蔗糖牛奶、核桃牛奶字样,实则并非牛奶,其实际品类为复合蛋白饮料。部分标识委托生产厂家甚至不具备相关生产资质。同时,上述饮料还存在食品配料成分虚假标注,商品条码与标识生产厂家不符等问题。截至2月13日,执法人员查扣标识为“特伦牧业”“经典牧场”“特伦经典”等9个品种的山寨牛奶2000多件。

  进价20元卖45元,山寨奶在农村市场大

  记者走访发现,农村的小卖部特别青睐这种包装精美、看上去很大牌,进价又低廉的山寨牛奶。这些山寨产品进价都在20元左右,却能以加倍价格卖给农民,也正因为有暴利可图,才引得不法商贩趋之若鹜。

  例如,一位商家向走访媒体记者推荐一款白色包装的“牛奶”。包装的样式和颜色,跟特仑苏几乎一模一样,售价45元,而真正的特仑苏售价60元。山寨牛奶相较于正品,样子看上去差不多,但价格优势明显,在县城、乡村开始成为送礼畅销品。有商店老板表示,高仿杂牌卖到45元,可中间赚取很大的差价,但消费者也觉得价格可以接受,所以在过年期间卖得特别好。

  海勃湾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称,由于春节放假,执法力量薄弱,同时过年期间又是送礼高峰期,不法生产企业钻空子,专门瞄准防范意识不强的农村消费者进行误导式销售。这些山寨礼盒奶,契合了人们爱面子的心理,其实造价低廉、卖价又不便宜,商家趁机赚取暴利。最终,老百姓稀里糊涂花大价钱以为买了大品牌,可能连糖水也不如,甚至对健康不利。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山寨牛奶在农村销量巨大,此前就有牛奶经销商向地方监管部门多次举报。有些山寨牛奶生产企业连生产乳品饮料的资质都不具备,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媒体观点

  红网:假货套路深,正品何不下农村?

  要强大国内消费市场,起码不能让老乡沦为“消废者”。只是,假货如云的农村市场,正品哪儿去了呢?答案绕不开三个维度:一是正品渠道有限,基于成本考虑,触角很难铺展到农村市场;二是不少品牌低估了中国农村消费潜能,戴着有色眼镜布局农村市场,认为农村消费水平低,消费者最敏感的是价格而不是质量,就潜意识里为山寨货贴上“存在即合理”的标签;三是由于农村市场执法力量薄弱,以及城乡执法体系的脱节所形成的执法盲区,就给山寨货制造了一个“舒适区”,成了山寨货、伪劣货事实上的“法外之地”。

  《中国青年报》:让山寨不再成为“乡愁”

  山寨货横行已经成为一种“乡愁”,这里的“乡愁”不再是美好的哀愁,而是对于家乡前途和命运的忧愁。当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逐渐被城市“围剿”,乡村难道注定要成为受害者?除了监管,还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正品下乡,让优质的品牌商品通过精简的供应链,直接到达农村消费者手中,压低运营成本,创造让利空间。如此一来,农村消费者不但能够方便地买到正品,而且让正品保持相对低价。当质优价廉的正品在广大农村无远弗届的时候,也就是各种“山寨”货真正土崩瓦解的时候。这样的结果,符合品牌商、消费者和电商平台各方利益,是一种共赢之举,自然会有着持久的市场动力。

网民观点摘编

  本次分析共抓取2139条评论,通过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点挖掘系统分析发现,网民关注地域最多的是北京、广东、湖北,关注最热词为“农村”“牛奶”“假货”“小卖部”,整体舆情热度趋势为平稳阶段。

  @Goodlife07:山寨奶太多,真的分不清楚。有些厂家投机取巧,要反复查看“牛奶”的包装,才能在侧面密密麻麻的说明里看到了“风味饮料”四个小字。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