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警‘粗暴’对待华商报记者”事件舆情评析

2019-01-30 来源:中正舆情

  @望江的小牛牛:在这件事上,警察显然没有做到规范执法,面对记者进入警戒线以内,警察可以警告,并记录整个过程,警告不听就可以将记者强制带离,做进一步处理,带离过程中不能故意损毁别人的设备,遇到反抗造成设备损坏的就没得说。另一方面,记者采访不能一看到事件就兴奋起来(有素材)连秩序都不遵守,不遵守秩序可能还造成混乱,影响救援。

  @3138921778:第一,到底设没设警戒线。第二,警戒线的设置有没有明确的标准。第三,水务公司员工为啥也抢手机,是不是背后都有人指使。

舆情评析

  此事件本是一个小事却迅速引发大量舆情,又得以舆情迅速平息,其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原因。

  (一)舆情迅速大量产生的原因

  1.民众作为被执法对象对于任性执法天然的不满、担忧,对于媒体对执法监管作用的依赖心理,以及不时爆出记者采访被暴力对待的事件,是舆情产生的广大基础。

  2.此事件中民警对于记者的正常采访,表现出的不合情理的、暴力的、过度的执法行为,激发舆论关注,迅速产生舆情。

  3.华商报本身具有的舆论影响力,新京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澎湃新闻、人民网今日头条号等具全国性媒体的报道、转载使得舆情迅速扩散、舆论迅速升温。

  (二)舆情得以迅速平息的原因

  1.此事件舆情产生后,舆情主要涉及的当地公安局(舆情主体)、事故主要涉及当地自来水公司(事件主体)、华商报(舆情客体),主客体联动采取相关行动使得舆情整体性降温。

  2.当地公安局、当地自来水公司直面问题的态度、积极处理民众关切的各自主要问题,使得主要舆情有效降温,次生舆情不至于发酵。

  3.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使得舆情不至于长时发酵、快速降温。

  4.省级领导对问题的关切、西安市宣传部的不遮掩问题的回应,赢得了舆论信任,从根本上保障了舆情得以平息。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