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考研风波不断 “自命题权”被推上风口浪尖

2018-12-26 来源:舆情管家

  光明日报:考研问题频出,伤害的不只是考生利益

  换个角度来看,手握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在考研环节把关不严,伤害的不只是考生利益,还有自身的公信。考试环节的任何错误,难免都会引起质疑,乌龙背后是否暗藏猫腻,是否存在利益交换,甚至给外界留下研究生招生黑幕重重的不良印象。所以此次密集曝光的考研乱象,对所有高校都是个提醒。保证研究生考试公平,是对考生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名声负责。

网民观点

  @Smile_沐雨 :你不经过不知道考研多辛苦,你的一次失误耽误了多少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孩子,你一辈子都没法弥补!

  @大盼盼pang253:只能说对学校太失望了,多复习两天是小事,但是不知道能不能保持以前的状态.

  @小紫510:这分明就是对考生的不负责啊,专业课都是学校出题,因此学校必须是第一责任人。

  @君莫笑:高校还能出这样的低级错误,工作太不严谨了!

  @看好明天:说明有关工作人员工作粗心,心态浮躁,这一结果造成多少后续麻烦?是该好好追查原因,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

舆情观察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据相关统计,2018年是历年来考研人数最多的一年。考研直接关系着考生的前途利益,以及高校的人才储备,随着考研人数的逐渐增多,社会舆论对于各种考研类舆情事件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考研类舆情事件,不仅损害了涉事学校公信力,更使广大考生以及民众对考研的严肃性产生了质疑。虽然,在相关的事件中,涉事学校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发布相关声明,承认错误并致以歉意,但一系列的负面事件多造成的舆情裂痕却是此类措施难以抹平的。

  对此,涉事学校应加强对研究生考试重视程度。在舆情事件的回应上,要端正态度,正确面对考生及民众的质疑,配合教育部门进行调查,及时就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公示,以回应社会关切。此外,涉事学校还要就舆情事件进行总结,反省自身问题,针对事件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整,消除潜在的舆情风险。

  研究生考试本是为各地高校因地制宜地选拔当人才,但随着“乌龙”事件的连续发生,部分高校对研究生考试的“敷衍”态度也被不断曝光,由此产生的负面舆情不仅破坏了高校名誉,也损害了学生的利益,部分舆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高校的自主命题权。对此,国家部门要引起重视,当下考研“乌龙”事件频发,有关部门应仔细权衡相关政策的正负面影响,从制度等方面积极作为,杜绝高校的“敷衍”作风,从根源上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概率。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