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过度执法”拘留烧散煤人员,面对质疑官方却称系“乌龙

2018-12-11 来源:中正舆情

  公众认可治理的重拳出击,但不认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如果不顾实际地搞“一刀切”,不仅难以产生长远效果,百姓还会怨声载道,失去对政策的理解和信任。“一刀切”治理下的假象,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是只顾自己方便,而置民生于不顾。公共政策要向精细化管理延伸,是现代化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

专家观点

  《环保法》中虽然有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人实施拘留的相关规定,但所针对的四类行为中,也不包括“燃烧散煤或杂草”,且被处罚的主体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并没有对燃烧散煤或杂草进行拘留的规定。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杨卫华

网民评论摘录

  @Samedix:报道里只说了加强巡查坚决取缔烧劣质散煤,没有说是如何提供优质环保煤的,也没说对于有困难的群众,烧环保煤有没有优惠有没有补助。这种报道看的让人心里存在很多疑问啊……

  @kongshanniaoyu1968:应该管制卖煤的吧,老百姓买煤只是为了买便宜的,他怎么分劣质煤和清洁煤?况且那些劣质煤都卖给谁了?偏偏只有这两户?

  @郭声响了:老百姓没钱,才用散煤,政府要求使用清洁煤,需要,1,等价回收劣质煤,2,发放清洁煤和补贴。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行不行?

  @评论员66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地区没有暖气空调,用电紧张,不烧煤和柴如何过冬生存?

  @BrokenSoul:还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我们这边也是遍地烧秸秆拘人又罚款的横幅,当地政府想解决环境问题初衷是好的,但是只说不准烧,却不提出秸秆怎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难道老百姓秸秆放田里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还能自己消失了?还不是偷偷半夜烧了。

舆情观察

  在事件引起广泛质疑后,就有工作人员对媒体解释了事件的执法依据,但是随后政府发布的“事件详情”中,却矢口否认了事件的真实性,称消息内容有误,系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且不论事件的真相到底为何,就从官方回应的“失误”来看,地方政府在通报事件前的核实工作存在巨大漏洞。“批评教育”成了“治安拘留”,“ 非法排污者”成了“违规燃烧散煤者”,内容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民众质疑官方“失误”的说法是在刻意隐瞒。

  从地方政府环保执法的历史记录来看,其不仅有专项会议明确指出“对污染空气环境的人员进行拘留”,更有 “引燃杂草被拘留5日”的类似案例。但是对于官方依照的法律依据,专业人士却提出了的质疑。

  相关法律称,“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很明显,地方政府在进行环保执法时,滥用了相关法律中“紧急状态”这个前提条件。

  回到此次事件中,地方政府在回应相关事件时,出现了极其低级的失误,即口径不统一。工作人员的回应内容与官方情况说明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导致了官方回应的权威性遭到质疑,事件所造成的负面舆情也进一步复杂化,舆情应对工作陷入泥潭。

  对此,地方政府要全面统一发声口,避免其他的回应内容来干扰官方回应的应对效果,实时监控相关舆情的走向,依照舆情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就事件所反映出的“过度执法”问题进行总结,彻底纠正自身的法律认识偏差,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