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霸座”事件频发 还有比“事后处置”更好的办法

2018-10-14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

  另一方面,道德失范问题还需通过法律补位。

  如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认为,可以考虑针对不文明现象做更细致的法律规定;

  《21世纪经济报道》也指出,如果道德谴责无法发挥功效,就应该有法律出场补位。

  铁路公安等部门强化现场执法能力,及时“亮剑”不文明行为,也被舆论赋予了更多期待。

  如澎湃新闻指出,面对“霸座”行为,乘警在协调劝阻无效的情况,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使用强制手段将其带离;

  对于部分交通工具没有乘警的情况,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副主任杨小军建议,要么把民警配上,要么用法律赋予列车长行使部分警察权利。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从此前“霸座男”事件到如今“霸座女”“霸座家族”,密集曝光的“霸座”现象引发舆情“搭便车”效应,使得该话题始终保持高热态势。与此同时,相关铁路公安等部门在舆情应对方面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尤其在“霸座女”事件的处置上,衡阳铁路警方在信息公开及时性、协调各部门工作方面做得可圈可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舆论反馈来看,无论是铁路警方迫于舆论压力的回应还是积极主动的事后处置,公众对处置结果仍不满意,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多起事件均是通过视频曝光,直观展示的画面里,铁路公安部门现场执法“疲软”、介入滞后是有目共睹的;二是现有的经济处罚和信用惩戒力度与“霸座”行为产生的社会恶劣影响难以对等,公众对处罚结果无法形成基本认同。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众的个人权利意识逐步觉醒,规则和秩序意识也与时俱进,许多过去不愿意较真的道德失范问题被曝光出来,可以预期后续还会有更多事例。

  因此,解决这类社会问题,既需要涉事铁路及乘警部门果断“亮剑”制止,形成一套应对的流程和机制,更需要立法执法部门从根源处着手,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规则。正如舆论共识所指那样,“霸座”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让法律和规则执行者理直气壮地执法,才能彻底摆脱“不敢为、不会为、不作为”的尴尬和难堪。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