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贷事件:整治校园贷不能限于表面,对准根源方能降低舆情风险

2018-09-07 来源:中正舆情

       原标题:“美容贷”事件观察:整治校园贷不能限于“表面”,对准问题根源方能降低舆情风险

舆情概述

  近日,中国青年报以“校园贷之后,‘美容贷’又盯上了年轻人”标题报道了一起“美容贷”事件,该报道称周小姐为治疗脸上的痘痘,在网上搜索“天津治痘痘医院”,找到了一家号称专治皮肤病医院进行治疗,由于医药费用较高,在医生的“引导”下,周小姐贷款付了医药费。但是,经过治疗之后,周小姐脸上的痘痘并未好转,身体反而出现了不适的反应,于此同时,贷款平台打来了催款电话。

事件详情

  1、网络搜索找到医院

  为治疗脸上的痘痘,周小姐在网上搜索“天津治痘痘医院”,一家号称专治皮肤病医院的网络宣传语立马打动了她——“中西医结合专治女性痤疮”。该网站不断滚动出的红色大号黑体字——“看皮肤,就找三甲名医”,似乎每个字都说到了周潇洒的心坎上,她判断,“应该是个挺正规的专科医院”。

  跟这家医院取得联系后,一个自称孔医生的人加了周小姐和她哥哥的微信。按照孔医生给的预约号,今年6月20日,周小姐来到这家医院,皮肤科主任接待了她。花了近300元检测后,这名主任为她列出了一个疗程(一个月)的医药费用,其中包括治疗费12460元,中草药费2209.8元,西药982.95元,也就是说,要想治好脸上的痘痘,小周一下就得花掉1.56万元。

  2、医生“诱导”周小姐贷款

  每月打工收入不过3000元且并不稳定,周小姐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有点犹豫不决,此时主任安慰她,不用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这里可以办无息、免手续费贷款。为了安抚她的担忧,这名主任还特意强调,很多人都办了。

  护士带着周小姐来到同楼层的另一个房间,那里的工作人员直接拿过她的手机,问了她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工作以及父母和哥哥嫂子的电话。“都是他们替我操作和填写的信息,还教我怎么回答贷款平台打来的电话”。周小姐说,工作人员让她谎称每月收入6000多元,以此证明她具备还款能力,还称“现在贷款都是这样弄”。

  大约10分钟后,贷款手续通过,6个月贷款总计1.56万元,逾期利息为日息千分之一,即年息36%。这笔钱小周从未经手,而是直接打到医院账上。

  3、2000元变1万8,脸上的痘痘毫无好转迹象

  治疗20天左右,周小姐向主任反映脸上的痘痘毫无好转迹象,主任再次给她开了中药内服。周小姐又把身上带着的全部现金2000多元全交了买药。

  一个疗程结束,吃完了药、做了9次治疗,周小姐贷款和直接支付的医药费差不多有1.8万元,可钱花出去了,脸上的痘痘不仅没有好转,“很多地方的炎症反而更厉害了。”周小姐说,不仅如此,她吃了皮肤科主任开的中药后头晕头痛,检查发现自己血压过低,停药后才好转。

  4、医生推责,贷款平台催款

  周小姐找到主任讨说法。大夫认为,自己的处方和治疗方案没问题,治疗效果差的原因“肯定是你自己饮食不忌口、作息不规律导致的”,并称“治疗痘痘需要过程,你还得坚持治,肯定能好”。当被问起到底要花多少钱能彻底治好时,那位主任告诉周小姐,“可能还要再花个7~8万,我这里还有花十几万才治好的案例。”

  周小姐觉得自己掉到了坑里,决定不在这家医院继续治疗,让她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就收到了欠下的1.56万贷款的还款通知电话。她跟这家贷款平台沟通时说自己根本不知道钱怎么花的,并让平台提供医院的医药费流水单。对方称无法提供,并屡次提醒她,“你要是不按时还款,我们会去法院起诉你,后果很严重。”

类似案例

  2018年1月,重庆江北区警方破获了一起“美容贷”套现案件。

  警方查明了其中的套路,贷款中介伙同某美容医院美容咨询师,虚构个人信息,向网络金融公司进行贷款申请。在申请贷款成功以后,消费金融公司会将贷款直接发放到美容医院账户上,美容医院扣除30%提成后将钱打给中介,剩下的70%,由中介在扣除中介费用40%后,将余下的30%打给贷款者,有的中介甚至一分钱也不发放给贷款者。

  平时价值几百元的玻尿酸被涨到几千元,所做的美容项目远远超出正常价格。美容医院为了骗取贷款,抬高消费价格,虚构消费项目,同时,故意伪造1至2个项目,与中介公司联手诈骗消费金融公司。

专家观点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