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舆情以“枷锁”:杭州出台首个反校园性骚扰机制

2018-08-15 来源:中正舆情

引言

  近段时间,校园性骚扰事件频遭曝光,这不仅对涉事学校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对教育部门更是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教师形象“崩塌”,师生关系“复杂化”,以及事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都成为了这一系列校园性骚扰事件之后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

  随着社会舆论对于校园性骚扰讨论的逐渐频繁,如何界定校园性骚扰行为,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保护学生安全,修复师生关系等等问题,就成了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严峻现状。在此情形下,杭州市出台《关于建立校园性骚扰未成年人处置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成了破冰之举。

近期影响较大的校园性骚扰事件

  事件一:庆阳女生跳楼事件

  2018年6月20日下午3时左右,甘肃庆阳19岁女孩李某奕站到了当地某百货大楼8层的玻璃幕墙外,傍晚7点半左右,警方和消防部门的营救失败,该女孩从高楼坠下身亡。

  2018年6月25日晚22时许,从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获得一份情况说明,称李某奕患抑郁症曾多次试图自杀。情况说明还披露了李某奕在校期间被猥亵案件情况,其高中班主任吴永厚因猥亵李某奕被行政拘留十日。2018年6月25日,庆阳市警方已拘留多名跳楼事件现场起哄者。

  2018年6月26日,庆阳市教育局党委进行专题会议,决定将涉案老师吴永厚调出教育系统、取消其教师资格。

  事件二:中山大学原教授张鹏性骚扰事件

  2018年7月8日,《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一文热传。 该网文中,五名女性举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从2011年至2017年持续性骚扰女学生及女教师。根据报道,五名女性已于两个月前向学校纪委实名举报。从校方了解到:中大已经关注到网络反映人类学系教师张鹏有违师德师风的信息。2018年4月份,中大已经开始调查核实工作,之后基于调查核实情况,给予了张鹏党纪政纪处分并在单位内部进行了通报。网文存在与学校调查核实不相符的情况。

  2018年7月10日中山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对实施校园性侵犯的张鹏,停止其教学安排、教师资格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报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事件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谢伦灿性骚扰事件

  2018年7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女生发文称,在2016年11月遭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谢伦灿性骚扰。该女生称,大二时报了经管学部文化产业管理双学位,上谢伦灿老师的《文化项目策划》课程。在实习过程中,受到其“金钱和权势上的诱惑”,暗示如果和他在一起会有很多好处。此后,在一次回学校途中,谢伦灿把车停在停车场,在车内扑向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该女生,企图性侵,遭到女生拒绝。随后,谢伦灿将这位女生带到工作室,做了拉开女生外套、亲脸等一系列行为。该女生进行了一晚的抗争后,谢伦灿才打开大门放走该生。

  该文章发出后,有其他中传学生发出也曾遭受谢伦灿骚扰的文章。多位学生表示,希望校方能够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2018年7月26日晚间,中国传媒大学发布消息,学校已注意到有社交媒体对我校教师谢伦灿师德师风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一经核实将坚决处理,绝不姑息。

反校园性骚扰工作机制

  8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西湖区教育局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校园性骚扰未成年人处置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门接到学生遭受性骚扰的举报后,要在24小时内先行开展调查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检察机关备案。

  其中,《意见》对校园性骚扰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是指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各类教育机构中,任何人违背未成年人意愿,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抚摸猥亵行为等任何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与性有关的骚扰行为。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不论未成年人是否自愿,均属于性骚扰行为。

  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由检察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联合出台的反校园性骚扰工作机制。专家表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对性骚扰行为的认识,对潜在的犯罪分子形成震慑,也有助于司法机关及时、依法处置性骚扰案件。

责任编辑:wuye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