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二人台:来自山那头的好声音
2006年,山西电视台原生态民歌新年演唱会。辛礼生演出剧照(河曲县文化馆供图)。
艺术团的演员在排练舞蹈。
国家非遗传承人辛礼生。
团长王掌良。
省级非遗传承人杜全居。(河曲县文化馆供图)
“蓝格莹莹的天上白云飘,放羊汉唱起爬山调。青青的山梁嫩嫩的草,肥格蛋蛋的羊儿漫坡坡跑。山羊绵羊双羔羔,一只只都在我心窝窝跳。”冬至刚过,寒气逼人,此时的黄河正在流凌,美丽而壮观。河曲是个年年出高考状元,代代唱民歌二人台的文化之乡,这里的人们喜欢站在山坡上,朝着静静流淌的黄河喊上两嗓子爬山调、山曲儿。
河曲人常说,有海红果的地方就有二人台,爱吃酸捞饭的人就能唱了二人台。他们甚至开玩笑地向来客介绍,连犬吠声都带着山曲儿味。海红果就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山果,耐旱、抗寒。酸捞饭则是老百姓用地里长出的糜米泡水发酵后做成的酸粥。面对群山环抱、道路崎岖的艰苦环境,河曲先人们便在酸捞饭的滋养下,像海红果一样顽强地挺直了腰板放声高歌,创造出了高亢婉转的河曲民歌。1997年,河曲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国务院将河曲民歌、二人台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曲民歌、二人台登堂入室,走进大学课堂,唱响三晋大地,走上国际舞台。
“男人难活唱大戏”
河曲被人们赞为“民歌的海洋”。明代就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有人说,河曲民歌已有千年的历史了,代代相传,久唱不衰。而河曲二人台则是在河曲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记载的史料表明,河曲二人台的产生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了。
歌曲音乐的产生总是与当地人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黄河流经晋西北,在这里拐了个向西突出的大弯,故得名河曲。因地处晋陕蒙交界,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那黄河岸边的山峦上时隐时现的长城残迹、临崖耸峙的烽火台便可见一斑。兵燹征战之地,入了民籍的老残军人躬耕垄亩之余,不乏仰天长啸,唱出心中积郁、边韵关情。地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坡梁沟峁绵延不绝。在那倾斜着的土地上,庄稼汉禁不起十年九旱,迎着炽烈的阳光,吼着山曲儿消除乏累,盼能唤来一场甘霖;放羊汉赶着山羊绵羊小羊羔漫坡坡跑,吼出山调调为羊群指路。还有那为躲避连年荒旱的农民,去西口外揽长工、打短工,走了西口。曾几何时,高山上、深谷里,常传来清脆的驼铃声,飘荡着赶脚汉悠扬的歌声,唱出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对爱人的思念情怀。解放前晋西北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所以才会有“老婆难活漾大气,男人难活唱大戏”说法吧。
因之,有人说:“河曲人就是会唱。高兴了唱,难活了唱,过满月唱,送亡灵唱,天旱了唱,雨打了唱,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就这么一直唱下来。”
二人台从民歌中来,这是一个从山上到炕上再到台上的经历。民歌更多是一种自我宣泄、自我哭诉,唱得多了便希望与人交流。于是,在劳动、行走之余,人们三五成群,或在街巷口,或在热炕头,围坐在一起,亮开嗓门,自娱自乐地唱起山曲小调,抒发心中的喜悦哀愁。旁边人不觉手舞足蹈或舞鞭耍扇,同时辅以枚(即笛子)、胡等乐器做伴奏。他们有时走出院子,来到田间地头、水旱码头、节日庙会、红白事宴等场合,具有了表演的性质,这种形式便被称作“打坐腔”。由于这种演出极其简便灵活,完全不需要剧场、舞台,甚至连把椅子也不用,三五七八人拉开场地,站着唱,站着演,所以又被叫为“打地摊”。这两种表演形式被纳入“社火玩意儿”中,其中的二人台又被专门叫做“打玩意儿”。直至现在,当地的社火活动中,也有“打玩意儿”的表演。
后来,人们在大埝墕村古戏台上,发现了一个班子演出的题壁,就是节目单,显示二人台剧目与道情戏同台演出,称之为“风搅雪”。二人台正式登上了舞台。随着二人台逐渐地独立演出,演职人员少,服装道具简单,装几个包袱就能倒台,这就是“打软包”。到解放初期,河曲县共有业余剧团40余个,后来县里批准成立了专业的二人台剧团,传承传统艺术,培养二人台新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民间艺术家,其中就有一代歌王——辛礼生。
民歌大王辛礼生
2005年,获得央视《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的阿宝以其原生态唱法、清透的高音打动了无数观众。他的老师正是河曲的民歌大王辛礼生。查阅资料发现,辛老的学生中还有不少明星,比如石占明、高保利等,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辛礼生,河曲县楼子营镇辛家坪村人,他同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被当地人赞为“胶车红”的民歌、二人台演唱艺术家,还曾被誉为比帕瓦罗蒂还高八度音的民歌大王。尽管已是79岁高龄,左耳有些听力障碍,但他唱起山歌来,毫不含糊,嗓音嘹亮高亢,如惊雷炸耳,令人难以置信。只要一唱歌,他那双特有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便变得亮起来。眼前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身高并不高,却让人高山仰止,颇为感动。
儿时的辛礼生就表现出对河曲民歌、二人台如醉如痴的热爱。那时,他经常跟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到庙会上看二人台表演,不时得学唱几句,甚至上台表演。到了十三四岁,他已是村里出色的民歌二人台演员,还能吹笛子拉二胡。村里的庙会、闹元宵等文艺活动都离不开他,被全镇的群众誉为“全手艺人”。
十五岁那年,由于全年干旱,地里颗粒无收,辛礼生背井离乡,跟着父亲走西口谋生。到了内蒙古,只要有机会,他就跟着当地的民歌手学唱民歌。后来,年景好转,他随父亲回到家乡。由于吹拉弹唱样样精通,1960年,他被县二人台剧团录用为正式职工。进了剧团,为了提高演唱水平,他虚心向前辈们请教,演唱艺术逐渐走向成熟。没曾想,一场大病后因迟回团里三个月,结果被除名。回到村里,他干起了赶大车(胶皮车)的活计,每天手拿鞭子,一边赶车,一边唱着民歌。当时,村里有业余宣传队,他加入了宣传队,白天赶大车,晚上排练演出。经常参加各种业余文艺调演,每次他总是捧回大红的奖状。因此人们高兴地给他起了个艺名叫“胶车红”。
1987年,县里成立了职工业余剧团,经常请辛礼生随团参加演出。在1995年至2004年,县文化馆办的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学校,他充分发挥自己河曲民歌二人台特有的唱功、技巧、戏法、表演等技艺,向学生倾力相传,先后有200多名艺校学生受过他的指点、教授和影响。同时,他还受邀参加全国各地的春节文艺晚会及各类比赛,也曾受聘到中央民族音乐学院进行过示范讲学。2001年,他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全国农民歌手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04年元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间歌手电视大赛中获金奖。2008年2月,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舞台上,他是一代歌王;舞台下,他仍赶车放羊。辛礼生说,他现在还种着四五亩地,有红薯、西瓜、玉米等。粗短又长满老茧的手指,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艺术大师。现存的100多首河曲民歌、二人台他都会唱,在种地时就会唱上两嗓子。或许,在他看来,只有站在土地上放歌,才是河曲民歌原生态的本来味道。
二人台后继有人
我国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就出生在河曲县。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在县城东边修建了一座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白朴公园,里面有一座文笔塔、一座白朴书院,文化气息颇为浓厚。其中还有一个院落是山西发展河曲民歌二人台公司所在地。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下设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河曲二人台艺术职业培训学校、山西二人台传统艺术研究院,旨在传承、发展、创新河曲民歌二人台。
冬日的清晨,青瓦红墙的大院里,就传出了敲击四块瓦的声音。排练厅里,有人亮起嗓子唱民歌:“站在山顶顶上打高调,小曲曲儿飞上梢梢……”他是河曲民歌的青年演员邬光,今年30岁,嗓音条件不错,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在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全国城市海选山西忻州赛区总决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晋级。旁边还有几位舞蹈演员在排练节目,名为《激情红绸》。他们时而甩绸,时而跳跃,时而叠起两米多高的造型。红色的绸布与舞蹈镜上方“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红色大字互相呼应,在这个标语的激励下,他们一次次地重复着动作,累得满头大汗。
原来,他们正在为河曲县和忻州市即将举办的两场晚会进行排练,一块小黑板上写满了一周内的排练日程。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团长王掌良正忙碌着编曲、排戏、设计道具。
王掌良,1953年8月出生在河曲县巡镇镇曲裕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内蒙古自治区二人台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于2013年退休,现聘任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团长,同时也是河曲民歌二人台的第四代传人。
他从小热爱演唱,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用自制的小胡子,头上罩块白毛巾与一位女同学合唱《老两口学毛选》。在上中学的时候,就通过看简谱唱出调调来。高中毕业后,1974年被县二人台歌剧团选拔录用。年轻的王掌良为给自己增加锻炼机会,主动请求加戏。听说当地一个偏远山区的村里,有老一辈艺术家录制了巨版的能在留声机放的胶制盘,就步行二十里山路去寻找。回家后,又借来留声机播放他们的演唱,反复听反复学,这对他后来的演唱产生极大的影响。
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掌良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二人台艺术团工作,直至退休。在40年的演唱生涯中,他的演唱不仅有山西婉转、细腻、柔美的风格,更有内蒙古那种高亢、起伏跌宕的演出特点,深受内蒙古、山西及陕翼周边省区民歌二人台爱好者的喜欢和认可。2003年10月参加中国首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获“歌王”大奖。
如今,王掌良回到老家当团长,不仅要搞管理,还得负责给团员授课、教唱、排戏,带他们到处演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成立不到五年时间的年轻团队,在王掌良的带领下,获得了多项殊荣,足迹遍及晋陕蒙交界的黄河流域一带,乃至省城。一年能演120多场,演出剧目有10台之余,场场爆满,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他看来,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发展了,年轻的孩子们进步了,对他这个年过花甲之人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快乐。
新编二人台小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扬起了一面飘扬的战旗,回荡着一个雄壮的旋律:告别贫穷,共同富裕!从此,贫瘠的大地上呈现出盎然的生机,田野村庄处处写满了动人的诗句。2013年,习近平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6年,“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基本方略。
为了紧贴时代脉搏,描绘新时期的人们的新生活,王掌良专门请编剧编写了《寻找老扶贫》的二人台剧本,供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的演员演出使用。他说:“我们的扶贫干部就是这场伟大攻坚战中的一个个钢铁战士,他们在百姓心里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田野茂盛镌刻着英雄的名字,黄河流淌讲述着动人的故事。我们有责任、有必要记录这一段光辉的历史,从而让昨天穷困的呼声,变成今天扶贫的旋律,再化作明日脱贫的序曲。”
新编二人台现代小戏《寻找老扶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地的村民们地里丰收了,口袋里有钱了,即选村里的田主任代表他们,去看望那位“做人先做事,扶贫先扶志”的大恩人“老扶贫”。他们都要把自家产的山货、特产送给恩人,这是他们世代传承的一种报恩精神——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念“老扶贫”。结果,“老扶贫”却没等到他想象中的“家家拔穷根,户户脱了贫”的那一天,在病累交加中离大家远去了。面对“老扶贫”的遗像与孀妻,田主任以沉重而悲戚的无伴奏山曲儿,唱出他们的心声:山变水变天地变,全靠你“老扶贫”的新观念;山在水在石头在,为什么人家都在你不在?没有这样的好干部,咱咋能在小康路上迈大步?
《寻找老扶贫》,是一部颇具地域文化特色,又使人耳目一新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给人启迪的现代小戏。其表现形式寓教于乐,寓庄于谐,演出效果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因为是寻找,“老扶贫”只通过寻找者田主任之口表现出其形象,使其生动鲜活再现,增加了剧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对剧中人和描写对象过目不忘,起到了良好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正能量作用,让这些扶贫干部形象在老百姓的心中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寻找老扶贫》是我们精心为观众献上的一部有筋骨、有温度、有色彩、有力量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艺术作品。”
据王掌良团长介绍,该剧以晋蒙陕冀人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二人台艺术表现形式演出,在对民族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创作出真正与传统文化、时代发展、人民需求接地气的艺术作品,为山西的经济、文化和思想建设鼓与呼,为实现中国梦肩负起山西戏剧人的历史重任。目前,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在加紧排练,于近期实现上台演出,最终将《寻找老扶贫》剧打造成河曲二人台的一部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wu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