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舆情忻州专访三晋牡丹王薛福祥
互联网舆情忻州讯 (文/郭文婧) 8月30日三晋牡丹王薛福祥老师莅临忻州书画院与书画爱好者们相互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交流创作后薛福祥老师接受了本网的独家采访。
小编:薛老师您好,请您先简单谈谈您的绘画经历。
薛老师:我1958年出生,忻州曹张乡令狐村人。自幼喜欢绘画,但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能力供我进行专业的学习。我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自学绘画,后来有幸先拜崔会灵老师为师学习绘画再后来拜国家一级画家、山东孔子画院特约画家黄松涛老师为师。
小编:那您平时画牡丹的灵感是从哪来的呢?
薛老师:灵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自己去开发。多观察牡丹和别人的画作,有时候会临摹老师的作品从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借鉴一些元素去激发自己的灵感。
小编:那您画牡丹这么多年有什么心得吗?
薛老师:牡丹,誉为“国花”而名满天下。牡丹花整体来看内层如碗状,外层如盘状,内层比较紧密,外层比较松散,它的大形变化决定整个花朵的优美与否,绘画要着重注意外层边缘的姿态。有缺刻才显得活泼而不呆板。花朵参差错落花瓣也要让人感觉都是从心部长出来的。画花瓣一笔三色,充分运用笔根、笔肚、笔尖、一笔成形有利于干湿浓淡,自然的表现形态。
牡丹花叶要有疏密和虚实变化,不能够像真叶那样均匀对待。用笔要果断,寓中锋于侧锋之中,既见厚重兼俊俏之形。落纸即见浓淡变化,但是变化服从整体,以免显得破碎,也有层次感,可以以淡托浓,也可以以浓托淡。
为了表达牡丹花的生机与活力,牡丹不能过于平正,要有一定方向的斜势、画头、枝干、大组的叶子都要追随这个斜势,在统一中求变化,在斜势中求平衡,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
构图上四个角和四个边的中间不能作为花卉出枝的地方。假如画面左边搭边,那么右边对应部位就应该空边,上下边处理方法相同。无论画面大小,应该区分主宾,主宾分明,有争有让,才能够和谐相处。
薛老师认为绘画是一门技术,但是学术修养是一门艺术,这两个一定要结合起来。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老祖宗的遗产;其次,要充实自己的涵养,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滋养中国的绘画。另外还要赶上时代,要吸收时代精神,不能老是故步自封,囿于古老。最后一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家不仅要从书中汲取中华美术磅礴的精神给养,更要置身于大自然中体味自然给予艺术的浑然天成的情趣。
责任编辑:fu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