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之懂人心 、知人性

2019-06-21 来源:今日头条

  企业管理之懂人心、知人性

  俗话说:懂人心,知人性,方能做好管理。

  管理是技术,也是艺术,管理的对象既有人,也有事,说到底还是人。而管理人的难度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原因就是现在的90后已经长大,他们本身阅历,学历都很高,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为了钱去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更有自己的主见。

  没有人希望被别人管理,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还会是这样。所以现在的管理者要与时俱进,要了解90后这群人的思想。其实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是彼此成就对方。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能懂人心,知人性的就更少啦。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一出又一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冲突、障碍、隔阂。因为“和上级的关系“而离职的,也不会高居离职原因的前三名。

  管理人,就必须懂人心,知人性。偏偏中国人最不擅长的就是沟通和表达,说个”我爱你“比登天还难,指出别人的问题比入地还怕,得罪一个人,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管理中我们该理解和关注的人心、人性到底是什么了?如何运用?这是一个管理者能够影响、激励和带领团队走向远方的必要前提。

  ❉❉❉❉❉❉❉❉❉❉

  懂人心知人性之一:人是感性的

  感性或者理性,是人性最重要的两个基础。

  过往我们都会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看待一个人的行为或者决策,甚至建立各种测评工具和模型,而今年的诺贝尔奖,研究的却是非理性行为对人的影响。

  事实上,虽然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感性的影响对我们每个人,却是无处不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感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认知或者结论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事实本身上的。

  人性中感性的特点,要求我们管理者要学会关注员工的情绪和期望值,进而管理员工的期望值。而管理期望值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员工的期望和现实感受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

  否则,管理和员工之间的距离和落差就会截来越大,最终走向分裂。说白了,公司学会让员工爽,员工就会让公司爽,大家都感觉满意啦,这就是管理者学会了利用感性的人性。

  懂人心、知人性之二:人是图利的

  趋利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繁衍生存的基础。

  真正聪明的管理行为,是利用员工对利益的追求,统一员工的目标,从而结成利益的共同体。

  和尚给众僧分粥,僧多粥少,如果自己先挑,一定会挑最多的,公平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就是人性;但如果自己最后挑,让众僧先挑,他就会分的尽量公平,让自己不吃亏,这就是利用人性。

  文化和价值观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利益作为载体,既不牢固,也难以长久。利,既包括物质上的收益,也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许多管理者只会用物质上的利益来激励下属,这种方式后患无穷,一旦公司的发展陷入停滞,管理者就无法再满足员工的诉求,此时员工心态的改变已经即成事实,最后的结果就是挥泪换人。

  因为,加薪带来的满足感和激励作用,不会超过三个月,过了这个时间,激励因素就变成了保健因素,一旦停止或者缺失,员工就会牢骚满腹,看不到希望。

  精神上的利益诉求,需要调动,更需要满足。两者比较,调动精神上的需求,更为重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营造氛围,营造上进、学习、参与和结果导向的团队环境,同时有意识地制造压力感,让员工从单纯地关注物质,到关注精神上的回报。

  精神上的满足感是长久而充实的,如果一个人只盯着物质利益,很有可能就是精神上的满足感极度缺失。

  所以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运用,核心并不在于了解员工需求从而满足它,而是引导员工正确的需求,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激励的效果。

  这才是真正的激励之道。

  懂人心、知人性之三:人是自私的

  我们一切的思想、观点、判断的来源,和随后的行为反应,都是从自我出发,然后推己及人的。

  我们渴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但这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认知必须不能仅仅局限于自我。

  这个很难。

  在强化自我角色意识的同时,我们必须修炼一个重要的能力——换位思考。

  因为人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而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减少误解,增强合作。

责任编辑:baizhiying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