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禹王洞美景

2018-02-28 来源:山西新闻网
原标题:探寻禹王洞
        禹凿龙门,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禹王洞便是其中之一。
        相传,当年大禹积石导河来到河津石门。有一天,他和民众正在开山,突然,天空一道电闪,直击东边高崖,顿时雷霆轰鸣,浓烟四飞,万仞绝壁上出现一个大洞口。大伙攀援而上,发现山洞深不见底,而且站在洞口,山情水势一览无余。于是,禹王决定把山洞作为治河指挥部,指挥千军万马开凿龙门,此后人们一直称其为禹王洞。
        据民国版 《乡宁县志》“古迹考”记载:禹王洞在黄河石门小梯子崖上,绝壁千仞,下临黄河,相传大禹凿龙门时,常憩于此。洞深莫测,人无敢入。
关于禹王洞的传说,我早已熟知,也极向往前去一游。然洞在何处,却一直未曾找到。前几日,去河津半坡村采访,当地老年人说,他们小时候在石门上方的山坡上放羊,曾到过禹王洞,这更激起了我的兴趣。清明小长假,便约了几个好友,一并探奇。
        车到小梯子崖,山势陡峻,无路可走。我们只好弃车步行。抬头仰望,山高入云,上下两层绝壁横亘眼前。山坡上荆棘丛生,草木吐翠,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清风徐来,花香沁鼻。
        小梯子崖曾是当地民众下山的一条主要通道,龙虎公路开通后,这条天路便告退役,少有人迹。加之近年来炸山开矿,梯子口已毁,无法通行。顺小梯子崖口依沟盘旋而上一里许,有一小径通往山顶,我们循迹而行,脚下杂草似毡,荆条拦阻。穿过一片滚石坡,进入二道绝壁下。这里怪石突兀,犬牙交错,壁下是天然的石龛,龛下有就地垒起的小石房,墙面参差不齐,尘埃蒙面,疑是旧时煤矿工人所为。顺石龛行二三百米,小路西折直通山丘。登上丘顶,眼前豁然开朗,石门一跃眼底,大河曲折南行,桔色的旅游船逆流而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沿小丘北行直上二百米,眼前的绝壁更显峻拔,仰目难望其顶。壁下的石龛更深更阔,足有三四米宽,龛里到处是干旧的牛粪羊粪鸟粪。绝壁上有几个大洞,我们一一探究,均与村民描述中的禹王洞相差太远。顺龛西行七八百米,峰回路转,东面峭壁上的三个石洞一下子吸人眼球。我们掠荆急过,直至洞口,人人头上早已冒汗。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禹王洞了。洞分上中下三层,下洞距地面三米多,岩际有人工凿出的小石窝,可容少半个脚掌,上有一小木桩插入石缝,以方便人攀援。下中两洞皆用石条封口,下洞仅留一门,中洞有两门一窗,上洞洞口敞开。中洞离地面三十余米,上洞不下五十米。
        顺崖壁攀岩而上,进入下洞,洞子不大,中间一条缝隙向上延伸,深不见顶。洞里尽是风化的石渣,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鸟粪,看来很少有人光顾了。沿石缝向上,陡峻难行,两边有小石窝可容手抓。缝宽尺许,仅容一人通过。回身而望,西偏的太阳从门洞射入,石缝随地形变化忽明忽暗。俯看山下,河水像一面镜子,光亮泛白。攀约二十米,前面一块石头拦住去路。我们以为无路可上,准备折返,忽然一股凉风从上袭来,隐隐有光透进。探头上去,有一小洞与中洞相通。屈膝,绕臂,弓腰,转身,一番艰难,终于爬出洞口,进入中洞。整个过程,仿佛翻越生命之门,给人以重生的感受。
        中洞宽阔明亮。洞口座东朝西,有丈余宽,皆以石条筑墙,墙高有两丈许。太阳从门窗照过来,洞内印满了花花点点。洞北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墙根有一石炕,长六尺,宽四尺,可容两人休息。近炕并排有两个石池,长有一米五,宽有一米,一条石凿的水道从洞外直达池中。近池有一岔道,池满,水可从岔道流出洞外。洞口有一巨石与下洞相隔,石上筑有四面围墙,成池状,上边有石窝石边,似有盖板,面积有七八平方米。靠东处有一条一米多宽的石缝与下洞相通,两边凿痕齐整,上边估计有盖。出洞口,北边有石墙与外相隔,石根凿有水道直通北边的石缝,可以想见,泉从此石而出,遗憾的是,泉水早已干涸,而水道独存。石缝有一丈多高,上有灌木丛,两条麻绳垂直而下,供人攀岩上行。洞口南有一石台,两米见方,坐在台上观河赏景,怡然自得。洞底有石缝向里延伸,我们用手电照了半天,不见顶底。上洞在远处可见洞口,因无路可至,洞内情况不得而知。
        禹王洞形成于何时,尚待考究。从洞内痕迹推断,此洞应有高人居住,遍查资料,没有记载,洞内墙面及周边岩际也无片言只语。然居洞而观,溪流入池,淙淙悦耳,万山联属,尽收眼底,大河汹涌,喷雪惊雷,船工号子,震撼天籁。如此仙境胜地,非仙家圣人,谁能享受?
        禹凿龙门,千秋功垂。禹王洞流传数千年,而知其详者寥寥,各种记载无非人云亦云。更有谬者,将石门西边的石洞传为禹王洞。可见,欲知详者,事必躬亲方为实。欲观美景,脚步丈量知其乐,而披荆斩棘,愿者能有几人?天下美景,听与行,则感受迥异。只有身在其中,才会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baizhiying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0 - 2020 www.hlwyqxz.com

版权所有:互联网舆情忻州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