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信仰”的中国化、民族化与国际化

2019-09-10 来源:今日头条

  自北魏以来,作为大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五台山就已经在南亚和东亚地区广为人知。早在公元6世纪初,就有梵僧朝礼五台山,据《曹溪大师传》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中天竺的智药三藏“辞彼国王,来此五台山礼谒文殊”。据《道宣律师感通录》载,公元663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有僧人至此“寻清凉山”。《古清凉传》记载,师子国梵僧释迦蜜多罗于麟德年中(664—665)“来仪此土,云向清凉,礼拜文殊师利”。唐代罽宾国三藏佛陀波利“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于是“躬来礼谒”,并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抵达五台山,如今五台山金刚窟旁还矗立着佛陀波利塔。

  在东亚,“五台山信仰”也广为流行。早在天平时代,五台山现存的首部志书《古清凉传》就传入日本。在唐宋年间,日本有很多僧人巡礼五台山,著名的有灵仙三藏、圆仁、慧锷、成寻、奝然等,他们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奝然回国后拟将日本的爱宕山改称为五台山,并创建清凉寺,可惜并未如愿就圆寂了。其弟子继承遗志,完成此愿。而新罗的五台山信仰,是由慈藏传入的。唐贞观十年(636),慈藏率十余人入唐求法,拜谒五台山,瞻仰文殊圣像。回国后他将白头山之根脉称作五台山。五台山俨然成为东亚佛教信仰的圣山。

  如今,“五台山信仰”的影响已不仅限于东亚,而且波及欧美。加拿大多伦多建设有加国五台山,其中不仅建有仿唐的大雄宝殿,而且到五台山黛螺顶迎请香火。在五台山竹林寺,五台山佛教国际研究院和英国、加拿大等地的高校已连续五年(2015—2019)举办国际佛教学术会议,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学者就“五台山信仰”的国际化进行研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之,“五台山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案例,不仅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国际影响,诚如魏道儒在《文殊信仰发展的主脉——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中所言:“五台山从一座文殊信仰盛行的名山,发展到社会各界公认的文殊根本道场,再发展到超越民族和宗派界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佛教朝拜、修行、研究和弘法的圣地,是文殊信仰千年中国化演变的直接成果,也是中国人对世界佛教作出的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baizhiying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