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用"假发票"套现345万 : 如何补救“灰色开支”的漏洞?

2018-03-14 来源:中正舆情

  近日,湖南双牌县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红安用"假发票"套现345万一事引发关注,相关执纪部门同时起底了一系列“假发票”乱象,背后透露的腐败问题不禁引来唏嘘。

  【事件概述】

  报道称,自2011年3月以后,刘红安利用到长沙等地出差的机会,安排司机文明华多次购买、虚开餐费、烟酒等虚假发票。2016年1月,刘红安对双牌县政府办主任陈某说自己要去走访跑项目,需要到财务室借款8万元。陈某答应后,刘红安安排文明华到县政府办以出差名义借出了这笔钱。8月初,双牌县政府用电脑耗材等发票冲销了这8万元“借款”。截至“落马”前,刘红安伙同文明华通过购买“假发票”和虚开发票,先后从10多家单位套现超过345万元。

  刘红安一案揭开了基层触目惊心的“假发票”乱象的冰山一角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所谓的“假发票”,从票据本身来说基本上都是正规发票,但这些发票都不能反映真实交易情况,有的是为了掩盖按规定不能报销的“灰色开支”,有的干脆没有实际交易,纯粹为了套取公共资金。

  乱象一:巧立名目,“挂羊头卖狗肉”

  据报道,2017年1月9日,为接待广东省戒毒管理局管理处调研员郑壮群一行,惠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陈锦辉安排该所办公室主任王永群购买了两瓶洋酒,共计2350元。当晚,共计10人用餐,饮用了其中一瓶价值1400元的洋酒,餐费开支1490元,人均289元,超出当地公务接待标准。随后,餐费由王永群在该所财务报销,购酒款从干警食堂食材采购周转金中支出。

  乱象二:商家迎合,掩盖真实开支

  报道称,据大型国企职员透露,其所在的公司经常需要请政府官员吃饭,上的酒水最常见的是湖南本地产的湘窖红钻,请更为重要点的部门领导,基本都会上茅台、五粮液、国窖等名酒。按规定,这些酒都超标了,供应商开发票时会做点手脚,将高档酒换成低档酒。比如,实际买了茅台,开票时记作汾酒。

  乱象三:“空手套白狼”

  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原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明辉擅自决定通过虚开办公用品发票的方式套取公款,设立“小金库”,并以消费卡、现金等方式发放过节费,共计7.4万元,其本人领取1.2万元;此外,他还利用“小金库”资金组织教职工及家属到度假村旅游等。

  【网民观点】

  对于本次事件所引发的发票腐败问题,网民一致认为“意料之中”, 政府赋予人民行使监督的权利,而在具体权力的之下,纯属小巫见大巫。

  部分网民认为相关官员“聪明”、“会玩”,对此类贪腐现象表达了深恶痛绝之意。


  【舆情观察】

  近几年,打击贪腐作风的声音从未消减,政府官员的负面舆情屡见不鲜,而刘红安用"假发票"套现345万一案照射出众多“假发票”背后的黑色利益,随即将发票腐败问题彻底公布在社会公众面前。其中买茅台开汾酒发票一现象,将基层官员现实生活写照暴露无遗,引发民众关注,使得舆情迅速高涨,有网民对此表示,遍地都是如此,少见多怪。从此次事件的相关言论来看,相关政府官员的贪腐形象已“深入人心”,当地政府形象也有所受损。其次,相关执纪部门也有受到舆论冲击, 有网民认为,众多“灰色”发票的背后表明执纪部门的调查力度明显不够。

  该事件显示,发票买卖催生出的规模庞大的“黑市交易”屡禁不绝,“供”、“需”两方面都的原因都应引起重视,除了执纪部门对政府官员的内部管控,还牵涉到对应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还需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利用严打高压态势,将“灰色开支”根除,尽可能挽回政府部门形象

  在信息化时代下,公众的监督逐渐成为一支社会武装力量,相关政府部门在处理类似基层问题时,在合理利用公众监督权的情况下也应保护好公众的权力,避免次生舆情的产生。

责任编辑:wuy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