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赵某个人信息被泄露引争议 疫情焦虑不应成为舆论“失焦”的借口
舆情要点
12月8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成都公布新增3例确诊病例活动的轨迹。其中20岁的女子赵某因近14天内横跨成都5个区,活动轨迹牵涉多家酒吧等场地,随即遭遇网络暴力。一张涉及赵某具体到时间、地点的活动轨迹图在网络热传,同时,赵某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公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当日,成都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回应称,针对“病例赵某个人隐私疑被泄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调查。同日,成都市疾控中心一工作人员也回应,确诊病例相关信息由卫健委及政府部门公布,至于病例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公安部门会涉及,该查的要查”。
12月9日,赵某实名通过平台发文向成都市民道歉,并表示自己当时并不知道奶奶已确诊。此外,赵某澄清,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酒吧负责气氛和营销,发现确诊后她第一时间配合调查。随后,@平安成华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泄露赵某信息的成都男子被行政处罚。
舆情反馈
疫情防控中,公布确诊病例行踪本是常规操作。然而,因为个人信息被曝光,导致确诊者遭受网络暴力,相关内容引发舆论关注与讨论。截至12月10日,微博话题#成都确诊病例孙女#阅读量达6.5亿次,#成都警方调查确诊者个人信息被泄露#阅读量达5.2亿次,#成都警方回应确诊者个人信息被泄露#阅读量达1.1亿次。与此同时,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新媒体、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与评论。
近期,在社会疫情防控氛围整体向好的同时,个别地方偶发性疫情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反应,这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人们对疫情出现的焦虑感。成都疫情暴发后,与此相关消息也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确诊者行动轨迹的公布,本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疫情管控,但患者个人信息泄露、部分网民对其私生活过度猜疑等内容,导致部分舆论“失焦”,引发诟病。
随着舆情快速发酵,网民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赵某的信息是谁泄露到网上的,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二是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对于网络各种声音,媒体均指出,公众需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防控疫情上,而不是对个别病例深挖谴责。首先,私人信息被泄露已然逾越法律边界,这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侵犯;其次,对确诊病例的过度关心,分流了公众对疫情的注意力,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此外,仅凭活动轨迹就对感染者进行私德指摘,失了起码的善意,也会给其造成二次伤害。
当日,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疾控中心相继回应,表示将严查泄露隐私信息一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负面情绪,对于纠偏已经走歪的舆情也起到威慑作用。9日,当事人赵某的回应,泄露信息男子被行政处罚的结果,再度让网络谣言降温,负面舆情逐渐平息。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舆情事件的发生,去除少数恶意成分,这也或多或少折射出人们对疫情出现的恐慌感。这提醒社会各界,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应当团结起来,疫情防控需要靠大规模的筛查、隔离、检测来完成,而不是靠对感染者的指责。只有保持平和心态和理性态度,才能更好地缓解焦虑情绪,汇聚起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正能量。此外,对于有关部门也再度敲响了警钟——在对个人隐私信息的处理上,还应当应该慎之又慎,拿捏好涉疫情信息公开与感染者隐私保护的平衡。
谣言破解
1.谣言:12月8日,四川资阳当地流传一张“成都郫都区新冠确诊患者的姑妈到过资阳,还去资阳市人民医院看望过亲人”的截图,该“姑妈”的这一行踪引发讨论。
辟谣:当日,资阳市人民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网传资阳“姑妈”与郫都区确诊病人无亲戚关系,无直接接触。据微信公众号“雁江之声”消息,资阳市人民医院再次对涉及住院病区的工作人员及接触患者、家属进行的核酸采集,检测结果为阴性。
2.谣言:12月8日,网传成都“天府健康码”已停用,并有新的取码渠道发布。
辟谣:当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网络理政办获悉:网传信息为谣言,“天府健康码”没有停用,目前已逐步恢复访问,后续将加强保障。据了解,12月8日上午,天府健康码曾因访问量过大出现暂时无法使用的情况。
3.谣言:近日,网传“84岁钟南山院士落地成都”。
辟谣:12月9日,@成都发布对此辟谣。据市卫健委介绍,关于“84岁钟南山院士落地成都”的消息不实。当前成都已迅速组织省市区三级相关部门和专家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对情况进行研判,安排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强化医疗救治,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省市专家,精准救治。
责任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