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架垮塌事件24小时舆情聚焦与应对分析

2019-10-17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在无锡高架侧翻事件中,除无锡官方发布消息滞后而遭网友质疑外,媒体发布的报道内容有也存在有不实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文章《无锡高架桥坍塌:设计单位为苏交科 工程仅用22个月》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于2003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 而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是江苏省交通科学院有限公司(现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工程质量经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定为优良等级

  针对媒体报道,苏交科发布了澄清说明:经核实,上述媒体报道不属实,事故桥梁的设计与本公司无关。

 

       4往年旧闻成热门 迅速打破10W+

  在媒体猜测事故原因系货车超重驾驶后,网友关注的焦点移向了城市超载治理。

  此时,一篇发布于2017年的自媒体文章《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进入网友视线,其阅读量也终于在两年后突破了10W+,文章中呼吁:交通部门及公安部门重视高架道路承重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有网友在文章下留言:管理漏洞,祸害了多少家庭!管理者难逃罪责。

  除关于无锡内环高架治理的文章外,环球时报微信公号的一篇旧文《如何识别能把桥压塌的大车?快看!能救命!》也被网友翻出,文章中科普了如何识别能把桥压塌的货车,意在提高大众对于大货车的警惕性,以及降低对货车过度紧张者的焦虑感。

舆情点评

  权威信息发布慢遭质疑,发布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312国道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后,舆论质疑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慢。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该事故关系民生安全问题,网民对权威信息的需求迫切;二是原本应充当权威信息源的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无锡发布 等官方渠道的信息发布走在其他媒体信息披露后,错过信息发布最佳时间,丧失主动和解释权;三是@无锡发布 坚持普通信息的常规推送,加剧了网民焦虑不安的情绪;四是未能完全处理好与现场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导致出现争议。上述问题表面上看是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滞后,实际上是当地政府在面对舆情事件时,主动发声、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的意识不足。

  对于类似事件,怎样才能做好信息发布,高效引导和处置相关舆情?转变舆情应对观念、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信息发布时效性,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诸多案例表明,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官方权威声音缺位,易导致谣言传播。具体到此次事故,“救援现场官员戴400万名表”等谣言在事故初期在网上流传,如@无锡发布 等平台能在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已获悉的权威信息或转发“平安锡山”警方通报,或能取得较好的发布效果,传递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是坚持动态发布,满足公众知情权。事故发生后,对于一些在短时间内不能全面查清的问题,可以选择动态发布的方式,及时满足网民对事故的知情权。当前已发布现场救援处置、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初步原因等信息,从舆论关切来看,详细的调查结果及追责情况是后续发布重点。

  三是建设非常规信息发布机制,杜绝“捂盖子”行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仅凭常规的信息发布机制难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望。信息发布策略需要及时调整,不仅要主动加大信息发布频次,还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具体到此次事故,当地可通过@无锡发布等政务新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形成矩阵效应。同时,应妥善处理好与现场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借助媒体扩大官方声音传播声量,保证事故信息及时、全面、高效的传播。

  同媒体打好交道,展现自信开放、阳光透明的政府形象

  事故发生后,媒体迅速进行权威报道,除发布传统的图文快讯消息外,还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现场即时动态。@人民日报 与@新京报我们视频 联动直播,相关微博转评赞累计达到百万量级,视频播放量亦超过两千万次,可见舆论高度关切的态势。

  而在关于现场救援、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客观报道满足公众部分渴求后,舆论焦点集中转向事故发生的原因方面,但由于官方声音的缺失,各种猜测观点不断出现。特别是媒体围绕这一议题的报道亦出现一些不客观、不准确的问题,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类似标题为《突发!无锡一高架桥坍塌,设计单位为上市公司苏交科》的报道传播扩散,就引发舆论形成对桥梁建设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的质疑和谴责声浪。报道中关于“时任市长7年前被开除党籍”的内容,还导致一些臆想和泛化解读出现,对政府公信力和官员形象造成一定损伤。“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的消息曝出,更是恶化了舆论观感。

  愈发纷杂嘈乱的舆论场和不断加大的负面舆情压力,对政府部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如制定合理的媒体报道规则,传递于我有利的客观信息,或通过媒体报道公开信息,并发挥不同渠道功效,增强信息普及率和传播效果等方法。政府部门可视情适时采用,变被动为主动,展现更加阳光透明、更为自信开放的形象。

责任编辑:wuy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