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相亲平台引热议:“爱情”岂能买卖?

2019-08-27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近日,一些不良相亲平台举办的线下活动和线上服务纷纷被网民吐槽甚至投诉,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舆论普遍认为,相亲平台应回归本位服务消费群体,“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心”。

相亲平台套路深、陷阱多

  据新华视点报道,“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服务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近来,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报道中提及的相亲平台消费陷阱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在这些花招的忽悠胁迫下,如同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不少网民在微博等平台分享了自己被“坑”的经历,在“聚投诉”“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案例也达到2000余条。梳理发现,引发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诱导消费、霸王条款、服务与承诺不符、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

  正义网载文称,在网络时代,相亲平台能够集纳海量的有意向相亲的单身男女信息,原本确实可以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一个交友、相亲的好平台。然而,一些相亲平台却利字为先,偏离了服务属性,花招出尽只为诱导消费者掏钱,为其营造出表面温柔实则凶险的消费陷阱。有的相亲平台甚至成为犯罪的温床,为婚恋诈骗行为提供了多重便利。

多重消费陷阱映射监管缺失

  虽然,不良相亲平台设置的消费陷阱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但多年来,它们并未被根除。

  舆论认为,这些问题折射出的是维权意识和相关监管的缺失。而造成这种窘境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消费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即使出了事想到要维权,也会因为举证方面的困难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相亲中介机构作为经营实体,由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开展相亲婚介服务则需经民政部门审批。这种割裂的监管状态,无疑让部分相亲平台钻了空子。而且,一些无良相亲平台经过多年“市场历练”,积累了不少欺诈消费者的“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回避自身责任和市场监管的手段,往往能以“平台免责条款”将责任推卸掉。

  有观点建议,要治理相亲平台消费陷阱问题,可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大惩治力度,增加相亲平台的违法成本,以法治“填平”相亲市场中的消费陷阱。同时,消费者应强化预防法律风险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切实维权。

谨防不良平台收割婚姻焦虑

  曾有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有约两亿的单身适婚人士,他们的客观需要让相亲平台成为了现代又高效的“红娘”“月老”。但是随着相亲平台市场的逐步壮大,行业内逐渐形成了各类以利益为导向的“潜规则”和“圈套陷阱”。而这些乱象的背后,正是不良相亲平台制造出的“婚姻焦虑”。

  《中国青年报》评论说,从利益动机来说,一些平台无法克制“赚快钱”的冲动,急于把用户规模“变现”。那些潜在的用户不过是被当作“待宰的羔羊”,而不是平台标榜的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说,这是相亲机构对单身人士的一种利益围猎和对婚姻焦虑的精准收割。从客观环境来看,一些相亲机构也精准利用了部分单身人士的心理弱点。单身人士往往遭遇催婚的压力,而在相亲平台上寻找对象,也始终带有某种“隐私”意味,这让部分人很难用行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这些不良相亲平台也就变得有恃无恐。

  舆论认为,在这些连环式违规操作中,部分相亲平台失去了基本的职业伦理。这就要求更多的适龄单身青年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理性地选择合规合法的相亲平台,谨防因婚姻焦虑而草率步入不良平台早已挖好的消费陷阱。

  正如《中国青年报》评论说,不能在单身人士的脱单焦虑上“撒盐”,更不能利用人性弱点“趁火打劫”。一个规范、透明、无消费陷阱的婚恋行业,才能真正让用户和平台“好事成双”。

责任编辑:wuy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