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逐利下的教育之殇 谁来承担?

2017-11-27 来源:中正舆情管家

携程亲子园眼看风波未平,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疑似虐童再博眼球,内容刺目无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11月23日,媒体曝出,多名北京幼儿家长反映,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被老师用针扎、喂成分不明的白色药片,并提供了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记者解到,这些被发现身上有针眼的孩子都在这家幼儿园的国际班学习,平均年龄3岁。这个班共有老师3名,外教1名。

“孩子说,打的针是褐色的液体,药是白色的药片。”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和班里另外两个孩子曾经被罚站过,孩子能将被罚站的经过说得清清楚楚,包括很多细节。国际班的教室在二楼,孩子说,老师带她们上楼梯,去了一个黑屋,并且对她们说不准哭,再哭就把她们扔进垃圾桶,还对她们做出割喉咙的动作。对于孩子的描述,园方都予以否认,说是孩子的幻觉。

目前国际班的家长大部分还是比较理性的,都在等待官方的最终调查结果。家长现在最迫切的想法是查看幼儿园的监控,但幼儿园目前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该机构两个月前刚在美国挂牌上市,旗下幼儿园被曝出虐童事件,让这家近年来快速扩张的学前教育企业,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关于红黄蓝】

虐童消息不断被曝出红黄蓝仍顺利高调上市

这不是红黄蓝第一次被曝出虐童,幼儿遭虐待的现象并非偶尔,在红黄蓝可能普遍存在。

今年4月,有媒体称红黄蓝幼儿园大红门分园幼儿教师推搡、踢打孩子事件。园方称涉事的两名教师和园长均已停职接受检查,并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企业信息查询网站的公开内容显示,红黄蓝近年来遭遇多次法律诉讼案,2014年1次,2015年1次,2016年4次,2017年猛增至25次。这25次诉讼案中,16次为处理吉林省四平市红黄蓝幼儿园曾于2015年发生的一起虐童事件。该事件四名教师被追究刑事责任,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虽然虐童消息不断被曝出,但红黄蓝还是高调美股上市。

今年9月27日,红黄蓝教育机构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独立上市的学前教育企业。

【官方回应】

教育部:已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

教育部23日晚回应,已责成地方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已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

北京市教委:出现一起,严查一起

23日下午,朝阳区教委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教室内监控视频已被警方调走,班上3名涉事教师暂时停职,改由其他老师替换。

朝阳区政府:家长反映的问题若经查绝不姑息

23日晚,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发布情况通报:朝阳警方已成立专案组,目前正在工作中;区政府已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

红黄蓝教育机构:

今天上午,该机构通过微博发表声明,已配合警方提供了相关监控资料及设备,涉事老师暂停职,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对于个别人士涉嫌诬告、陷害的行为,新天地幼儿园园长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红黄蓝幼儿园市场品牌部总监崔丽君女士此前回应:"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家长反映的信息是真实的。"

北京警方:

据新华社报道,22日北京警方已接到家长报案,警方正在根据家长反映情况进行调查取证。目前涉事老师和保育员已暂时停职,配合警方调查。

【媒体热度】

从热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该事件的热度在11月24日10时达到了97.38的峰值。

【媒体来源】

该舆情事件中,媒体来源的信息量TOP3依次为微博(99.13%)、网站(0.51%)和论坛(0.20%)。

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舆论的声音毫不示弱,质疑也在随之增加。

存疑:是不是在幼教行业里存在灰色地带?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评红黄蓝涉虐童事件:幼有所育底线不容击穿。

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此事因何发生?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孩子们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不道德,更涉嫌触犯刑法。

人民网评:又现虐童,让真相抚平质疑

处理虐童事件,正需要相关部门不捂盖子,不留面子,不做样子。对于公众而言,也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克制,注意分辨信息真假,不信谣不传谣更不造谣。

新华网对此事发表看法,认为面对着幼小的孩子,“德治”与“法治”两只手都要张开,才能给他们撑起一片充满关爱、没有伤害的天空。

【网民观点】

发声:“红+黄+蓝=黑”

类似事件的频繁曝光,除了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则是大部分网民的心声,表示人心怎么可以坏到这个地步?网民更是将该机构名称制图“丑化”,表达愤怒、谴责之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呼声:上热搜引发群体共识

出于对该事件的绝对敏感,有部分网民开始呼吁成为微博热搜,在呼声过程中有部分明星的参与,使网民争上热搜的“使命感”更加剧烈,但网上形成巨大的广场效应也吸引了部分网民的目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建议:增设虐童罪

一致的谴责不是网民泄愤的唯一途径,“支持死刑”、“必须严惩”等处理结果被网民热议,保护幼儿人身安全,增设“虐童罪”成为新的热点话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舆情观察】

虐童事件此起彼未伏,让全社会义愤填膺,民众关心的几个问题仍然未解:疑似针眼是什么?白色的药片是什么?猥亵行为是否存在?网上的舆论仍在发酵,最终是否会演变成不可控的局面则在于政府的“干预”。

在当下的现实中,政府对舆论的介入总的来看必不可少。本次舆情事件中,朝阳区政府和公安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表明态度强调严惩责任人的决心,避免民众产生质疑,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门应了解民众所急,围绕民众所关心的方向交流,打消民众顾虑。在民众探究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一味阻断信息,质疑就很容易在网上泛滥。政府形象也将因此受损。

而在媒体与网民的抽丝剥茧中,不难看出利益驱使下,幼儿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一家上市公司,旗下多家亲子园、幼儿园,在此看来规模“成熟”的机构出现虐童行为,于理不容。此外,有网民爆料,该机构试图封锁消息,该信息真实性未知,但对处于舆论漩涡的红黄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以致于企业名称被“丑化”传播,企业形象危机重重。

在不少网民朋友看来,该机构早已罪行累累,但未因此重视,在网民一致谴责声中,机构管理制度遭到质疑,幼师资质、素质是否合格等也未可知。造成这样的负面惨状,无异于对舆情风险的淡漠认知,“不作为”的态度更会激起舆论的千层浪,产生次生舆情,企业任何一点差错也将会被放大,从而面临巨大的舆论危机。

该舆情事件,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事实真相有待彻查,管家也将持续关注。杜绝虐童行为更需从源头整改,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用实际行动消除信任危机;教育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齐驱并进才是的有效防控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