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揪住翟天临?学术打假为了啥?

2019-02-25 来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网民观点

  @药用植物:希望不要简单把翟天临归为人设不保,大家看看笑话嘲讽嘲讽就过去了,他是严重学术不端、造假,这两个严重程度不一样,不要避重就轻,必须追究责任。

  @easfd:翟天临作为演员演技确实不错,但是既然有博士身份这一层,在学术圈里还是要按规矩办事,明星也不能有特权,不然何谈教育公平。

  @vgjcdgjufgjirdh:翟天临的事情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天空菌:这件事在网民的努力下俨然变成了一个肃清学术风气的契机。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但翟博士那篇查重率高达40%的小论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现在的错误可能会让以后的你付出更大的代价,同学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呀!

舆情点评

  也许在此次“学术门”之前,很多人都不甚清楚翟天临这个名字。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一则是明星自带流量的身份属性,“学霸”光环加身与“不知知网为何物”的反差言论迅速引发网民质疑。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学术严肃和教育公平的追问,学术原本的公开属性与涉事两所高校模糊运作现状的落差,使人们产生高校是否有违背公平原则的“明星特权”联想,对比自身十年苦读的辛劳与压力,事关教育公平,一经挑起便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舆情。

  简而言之,舆论对此事的聚焦点有二:翟天临是如何从北京电影学院博士毕业的、他又是如何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博士后的。对于其一,质疑的核心依据是国家对于博士生培养的严格规定。根据北京电影学院《关于做好2018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博士生须交上个人独立或与导师联合已在期刊上正式公开发表的至少两篇学术论文”,而翟天临并未有具备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开文献,且被爆出存在学术不端,加之在知网上无法搜索出他的毕业论文,到底他是如何毕业的成了“谜”。其二,博士后作为一种研究岗位,是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以在录取的时候必然要考察候选博士的学术水平。那么,没有学术成果的翟天临却进了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然受到质疑。在后期处理中,北大对翟天临作出退站处理,北京电影学院也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但舆论对于此事的追问远未停止,一石激起千层浪,事件已跳脱个案范畴,成为肃清学术风气、呼唤教育公平的契机。

  近年来,肃清学术圈风气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名的当属2018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涉嫌学术抄袭事件。中国社科院2018版《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梳理了近20年来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公开点名的既有普通的高校教师,也有知名院校的系主任、院长、副校长乃至校长。

  演员深造诚然可贵,但需明确身份更替之间的角色差异。学术圈有着一丝不苟的严格规定,不论是光鲜亮丽的演员还是声名显赫的学者,在学术身份标签下,都要遵循学术圈的基本原则,尊重原创,崇尚知识,出于任何名利目的把学术当儿戏、把学历当招牌的行为都当被人人喊打。

  打击学术不端、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提供了完整的法律依据,亟待各高校做到“有法必依”。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