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上元之夜”让网民感受故宫之美与文化之魅

2019-02-24 来源:新华网

  刚刚经历了“紫禁城里过大年”,又迎来“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故宫,明年就要过“600年大寿”。据悉,这不仅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届时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将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紫禁城上元之夜”让网民感受故宫之美与文化之魅

  在社交媒体上,“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有网民开玩笑,建议游客带好手机与历史书,“万一穿越了呢”。网民“只想瘦到飞起来”说,建议去故宫赏夜景的盆友们:准备一些日常野外生存的必需品,比如:小夜灯,手电筒,干粮,充电器什么的。另外,最好学一点发电的物理知识,还要准备两件厚衣服。万一穿越到古代,说不好就逆袭了。网民“Win仔妈咪”说,古代韵味加上现代科技,推陈出新,古今结合,增强了美感,展现给人们一个不一样的故宫,挺好的。网民“七妹君雨”说,今年元宵节赶上了雨水节气,北京又下雪啦!谚语说正月十五雪打灯,一年会有好光景!今晚上元之夜,故宫首次夜间开放。天时地利人和,真可谓花好月圆!一轮明月,雪打灯笼,一定美极美醉了!网民“岚九LAN”说,你看那灯火中映照的宫墙,像极了几百年前的模样。

  不少无缘亲临现场的网民纷纷表示,“等我!”“明年一定要去啊!”还有网民称,“虽然我们无法宫墙下一睹你今晚的风采,但我想和你有个宫墙之约!”

  也有部分网民认为“灯光秀”有点嘈杂,“失去了古意和庄重”。网民“孙闪闪闪闪发光发亮”说,欣赏不来所谓的灯光秀,只觉得是光污染,喜欢朦朦胧胧明明暗暗的烛光灯笼。

  网民“雍和后海”说,灯光秀很美,可是我不太喜欢。我喜欢故宫用灯笼的。宫灯千盏明光,无灯处有影,光影交叠。风吹灯晃烛火明灭,那是天家气象。换上古式袍服的姑娘小伙们着锦衣夜游,身影投射在朱墙上,枯树枝桠横斜,百年宫苑,静看人来人往。

  网民“知微懂的青年”说,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晚上去故宫走一走,转一转。不是现在这种灯火辉煌,而是那种月光当头,静谧夜色下的故宫。

  为了一睹“故宫的夜”,无数网民熬夜“决战紫禁之巅”。售票系统的崩溃再次展示了故宫近年来所积累的巨大人气。“晚间开放”成为一种呼声,不少网民期待夜场常态化,除了能够缓解白天超大的客流量外,更可让人们发现夜间的故宫之美与文化之魅。

  对此,中国新闻网文章说,故宫开放夜场的想法由来已久。但也必须要承认的是,将于2020年迎来六百岁生日的故宫,始终仍然是文物古建。如何常态化?多大程度上常态化?哪些区域能够常态化?这些都是需要精心论证的问题。

  19日下午,单霁翔院长在“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发布会上表示,“故宫对这次活动会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将结合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策划推出更多文化活动。”这一表态给了不少网民一个惊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创新是故宫近几年成为“网红”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从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到增加珍贵文物展,再到推出热门纪录片和综艺节目,故宫“卖得了萌,耍得了酷”,实现名副其实的“高调奢华有内涵”,斩获无数流量和人气。舆论认为,这些均离不开一代“故宫人”推陈出新、走出深宫、日益开放的大胆尝试:通过互联网,通过卖萌,通过社交网络等新兴的方式,让故宫重新连接年轻人,融入现代话语。

  @人民日报说,刷屏荧幕的文化节目、成为网红的文创产品、引发热潮的进宫活动,正是创新,让600年历史的故宫更为年轻,也让传统文化走近寻常百姓。

  新华微评说,从“故宫文创”到“紫禁城里过大年”,再到赏灯“上元之夜”,故宫一次次用创新给大众带来惊喜。“网红”故宫之所以“好玩”,贵在走心。

  广州日报评论称,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故宫在创新路上再次甩开膀子迈大步,成为新一轮的流量担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故宫不“故”,创新是其“源头活水”,这一点对博物馆同业富有启迪。

  北京青年报评论说,当前我们正处于文化的大时代,这其中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富矿,有些传统文化受到冷落,未必就是传统文化不行,而是弘扬文化不行,没有找到“金手指”。故宫灯会走红的秘诀在推陈出新,启示我们要从“新”看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还有舆论认为,故宫一系列充满人情味的人性化举措,也使其增加了与普通民众的互动,让传统文化变得更真实、更接地气。如今,在故宫坚持以观众管理为中心的理念下,游客有尊严的、高品质的游览得以实现。

  北京日报评论称,再珍贵的文物,也是为人而保存;再绚烂的文化,也是为人而创造。文创的最终落脚点,正是千千万万的今人与后人。正因此,我们才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勾勾画画,而应意识到在商业价值之外,文创产品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让传统文化抵达现代人的心田。无论是走出红墙、深入社区的“故宫讲坛”,还是为年轻人打造的连载漫画《故宫回声》,都不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满满“人情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期待各地做大做强传统文化IP,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

  舆论认为,故宫“灯会”不仅对接了元宵赏灯这个古老的文化传统,把京城过年氛围烘托到一个高点,更是唤醒了公众想要深度了解故宫文化的愿望。新京报评论说,这无疑会有效促进人们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互动,让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高的地位。

  解放日报评论称,文化的浸润需要潜移默化,文化的传承更是需要世代努力。文化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在发展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那种“我祖上阔过”的可笑自大。它需要扎根历史和现实,不仅知晓“家底”,更要挖掘和研究,从中找到国家民族延续繁盛的基因密码,找到与世界对话、让百花齐放的中国底蕴。在紫禁城里过元宵佳节,这是难得的一次文化体验,但愿大家看到的不只是“热闹”。

  目前,故宫IP的魅力正在持续爆发:线上IP影响力不断扩大,线下产业跨界进一步融合变现,从综艺到衍生品,从巨头纷纷入场到线下一票难求,在新的产业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正在获得“新生”。

  千龙网评论说,不断创新文物的宣传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多层次展示和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故宫不仅是国宝和传统文化的守护人,也是带领传统文化从沉寂走向复兴的“点灯人”。

  舆论期待更多文博机构以更加开放接地气的姿态、更有创意性的活动策划、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举措,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中国青年报评论说,能不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的展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其实也是文化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600岁故宫“网红”人设的打造成功,足见开放、创新是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突围之径。当然,仅有故宫的“一枝独秀”还远远不够,做大做强优秀传统文化IP,更多文创机构需要觉醒,走上不寻常的道路。

  浙江在线评论称,故宫的灵活与多数文保单位的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它只有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暮气沉沉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才是最好的保护形式。保护重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更重要。

  澎湃新闻评论称,“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叠加、通过社交网络的新兴传播方式,让古老的文物开口说话,擦亮中国传统文化的IP,让传统文化也可以非常时尚。

责任编辑:wuy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