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用油、食材发霉……学生餐桌如何经得住最严格的审视?

2018-11-28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西瓜不甜也得要钱:治标不治本无济于事,能否做到标本兼治全凭良心与社会监督。

  @这么晚不睡觉:为学生做饭,各方面都要做到位,绝不能马虎大意。用孩子的健康换取暴利绝不能放过。

  @闫忠文创业谈:学校总是用承包来逃脱责任,难道承包出去了就没责任吗?

  @东东西西见面忙:强烈要求相关部门采取不定时的严格抽查,不要搞形式主义。

舆情解读

  “家长开放日”的目的,是希望让大家看到学校的亮点。然而,这些黑糊糊的油渣却让学校的形象打了折扣。“地沟油”的说法不胫而走,引起众多家长的恐慌和担忧。此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事食堂管理企业不久发文,试图表明态度,但在事实未查清、舆情汹涌的态势下,反而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汹涌的舆情,当地的做法较为及时有效:第一,迅速介入,各部门联动成立调查组,初步查实真相;第二,善于运用政务官微,连续播报事件最新进展,详细说明具体情况,回应了民意;第三,果断处理,对当事学校负责人予以停职,对当事企业予以更换;第四,后续保障工作持续跟进,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全面排查,展现出了负责任的态度,一定程度平息了舆情。

  应该说,家长发现黑油只是一件偶发事件,但是牵扯出食堂管理方面的问题。公众不由质疑,在家长和学生看不到的方面,到底还有多少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隐患。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外,学生的饮食安全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今年秋季以来,学校食堂供餐接连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屡屡刺痛家长神经,如江西万安多所中小学营养餐食材发霉腐烂、河南商水营养餐变素面、安徽芜湖两家幼儿园食品过期霉变、上海民办中芯学校蔬菜霉变……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管理经营模式,要么外包,要么承租,一些经营者为了利益最大化,就可能轻视食品安全;二是学校监督管理难以到位,有的经营者抱着侥幸心理,导致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学校食堂的卫生水平,关系到学生就餐的质量,对国家而言意味着“下一代的健康体质”,不能有侥幸心理,必须经得住最严格的审视。仅靠家长“偶然发现”来对食堂卫生安全进行把关,显然是行不通的。涉事企业理应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切莫因一盆黑油渣而击溃自身的品牌。校方应加强对外包企业的日常监管,不能每次出了问题都以更换餐饮外包企业轻易了之;与此同时,应强化和落实“透明食堂”的理念,引入后厨监测监管系统,打造透明食堂;另外,可建立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入家长监督机制,参与学生权益相关的学校事务管理。

责任编辑:wuye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