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旺,中国长城界不得不说的名字

2019-06-03 来源:忻州市长城学会

本文作者杨峻峰和高旺先生的女儿高晓梅

  我走近长城,与两位姓高的老人分不开 ,一是甘肃省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高凤山;一是中国《万里长城》杂志主编高旺。目前两位老人都已作古,回想起他们指导我走上长城研究之路、提携我加入中国长城学会,真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近两年,高旺先生的女儿高晓梅汇编了《情系长城》《情系广播》《情系戏剧》三本纪念高旺先生事迹的文集,在第二部文集付梓之时,我不得不凑上几句,权作补白,以作怀念。

  高旺

  我认识高旺先生是在山西省宁武县,时间已经记不清了,肯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或1992年。我1991年3月到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参观,在去嘉峪关的火车上,和高凤山馆长同坐一节卧铺,列车帮我们相识,使我们因长城结缘。那时的车速很慢,从西安到嘉峪关整整坐了三天四夜。在这三天四夜里,高凤山馆长给我讲了长城研究的若干问题,其中告诫我不要再到全国各地乱跑了,要抓住山西长城不放,终究会是一个专家。至此以后,我就把跑长城的重心放在山西境内的长城上。在跑山西长城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高旺先生,知道他是一位研究长城的大家,不仅对内蒙长城有研究,而且对山西长城也很有研究,高旺先生也知道了我,我们在见面之前,已经通过几次电话。我在宁武第一次见到高旺先生,他那高大的身躯,朴实的作风,深邃的思想,真诚的话语,一下就感染了我。加之内蒙古清水河的方言很像神池方言,发音几乎相近,很容易交流。经过交谈,双方很是默契,高旺先生虽然大我22岁,应是长辈,但我们交往起来似乎像个兄弟,没有长幼的拘束,于是我们处成了忘年之交。我们谈长城,谈人生,很是投机,我从高旺先生身上学到了研究长城的执著精神,得到许多有关长城研究的知识,丰富了我长城研究的知识结构。后来我们在岢岚,在宁武,在偏关,在忻州,碰见过几次,虽不是提前相约,但都是为了长城出行的,在先生身上都有收获。

高旺(中)和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在山海关

  我对高旺先生的敬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同是新闻界的同仁。他是内蒙古清水河县广播站的编辑记者,我是山西省忻州日报社的编辑记者,都是在从事新闻之余研究长城,同感颇多,可以说是利用搞新闻工作能四处跑乱的便利研究的长城。有人说我是“依权谋长城”,我觉得也有点道理,高旺先生也是利用搞新闻工作的那点自由权,谋的长城,谋成了长城。

  为了研究长城的便利,高旺先生后来迁居在呼和浩特市,住在他大女儿家,呼市——清水河县两头跑,甚是辛苦。不过资源更多了,眼界更宽了,于是他在1993年,自发创办了中国长城史上第一本专业性的杂志《万里长城》。当时中国长城学会没有专业报刊,其它省份也没有一份长城报刊,而高旺先生凭自己对长城的挚爱和热情,以博大的胸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纯民间,纯个人,创办了这份刊物,真应当流芳千古,应当铭记在中国长城发展史上。就在这本杂志上,高旺先生给我发表了一些有关长城研究方面的文章,真是对我的厚爱和提携,正式引我上路。

  纯民间办杂志,资金要自己解决,编辑、发行都是自己搞,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我没有认真调查高旺先生是如何筹集的资金,但以我多次创办报纸和杂志的经验教训,创办这本《万里长城》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它的受众面太窄,学术性虽大但发行量不大,在当时来说是过分专业,过分高雅,曲高和寡么,肯定不会有多大收入,高旺先生受的苦和累是可想而知的。后来高旺先生逝世,这本杂志转到了北京,演变成现在中国长城学会的会刊《万里长城》,可以说,高旺先生是中国长城学会会刊《万里长城》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高旺先生走遍了山西和内蒙古境内的长城,写了不少考察性的文章,出版了大量的专著。早在1991年,他就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内蒙古长城史话》。同年,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长城访古万里行》。1994年,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上下册)。1996年,在远方出版社出版了《长城烽火》(上下册)。一位业余考察长城的新闻工作者,能撰写出版如此厚重的长城考察专著,汇编如此规模的长城类别的文集,难能可贵。在当时,中国只有罗哲文先生出版过长城研究的论著,董耀会、吴德玉等三人以华夏子的名义出版的《明长城考实》,此外我真没见过国内再有什么长城方面的论著,所以说,高旺先生是中国长城研究的拓荒者之一。

高旺先生在嘉峪关

  先生出版的每一部著作,都赠予我一套,让我学习。记得在选编《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的时候,先生给我打电话,问我有写长城的诗词没有,想收进选集,惭愧的是我当时真没有一首像样的长城诗,没有给先生提供,实为憾事。在《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等著作出版以后,先生派女儿高晓梅和另外一位同志来到忻州,我帮助在许多学校和单位的图书馆推销收藏了一些,作为对先生的一点微薄帮助吧。

  记得在1995年,高旺先生打电话告我,想推荐我加入中国长城学会,我说我入道太晚,没有什么成果,不敢加入。先生鼓励说,你对长城非常热爱,也走了不少长城,现在成果不大,将来定会有的,入会后能开阔视野,认识更多的长城人,拥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更高的发展平台。在先生的劝说下,我同意了。先生又告我,入中国长城学会得两个人推荐,他算一个,看我再有认识的长城人没有,如没有,他给找吧,我说只有高凤山馆长了。这样在高先生的动员下,在高旺和高凤山两位德高望重的长城专家的推荐下,我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走上了一条自豪的长城研究之路。由高旺先生对我的提携,我想到晓梅选编的第一部回忆录《情系长城》,我看到有全国各地的那么多长城爱好者给先生撰写追思文章,都是满怀激情地回忆了先生对各自的提携和帮助,以及和先生的真挚友情,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旺先生真是中国长城界的一位长者和恩师。

  1996年,高旺先生策划筹备在代县召开“第三届万里长城旅游协作会”,曾派女儿高晓梅来到忻州先行调研。女儿临走时,他吩咐说,山西忻州日报社有一个杨峻峰,他对长城十分关爱,写了好多方面的文章,你想办法找到他,有事可以让他帮忙。晓梅来到忻州,住在忻州宾馆,打电话通知我,我们一块吃了饭,我充分感到高旺先生对我的信任和厚爱,我当时尽我所能给晓梅提了建议和有关信息。后来高旺先生坐着班车来到代县,帮助代县做出了雁门关旅游的可行性报告,为大会的胜利召开,为代县雁门关的旅游开发费尽了心血。1997年9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万里长城旅游协作会在代县胜利召开,这是以中国《万里长城》杂志社和中国长城学会、中国旅游文化学会以及代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召开的,当时先生已经患病,未能参加会议,成为大会的一大缺憾。我应先生之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名人云集,在会上,我认识了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耀会,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等,吕济民当时在中国书法界很有名气,吕会长还为我筹备的忻州地区长城学会题了会名。可以说,这次会议使我正式结识了中国长城界的高人大师,是高旺先生为我架通了一道了解认识中国长城学会的宽广桥梁。

  1997年到1998年,我在岢岚下乡扶贫,考察了岢岚境内的所有长城。1998年秋,中国著名长城专家成大林老师来到岢岚,我陪同看了长城,成大林老师考察认定岢岚的这段长城为中国唯一的宋代长城。就此事我打电话给高旺先生,先生说了,应当是北齐的长城。1999年,我陪罗哲文、郑孝燮、张亚平先生考察宁武的长城,张亚平先生说,宁武东寨坝沟湾一带的长城是战国赵长城,是宁武唯一保存的一处赵长城。就此事,我又打电话给高旺先生,先生说,应当是北齐的长城。就此长城断代之事,各有各的论据观点,但高旺先生都去过这些地方,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真是值得钦佩。

  1998年冬,我去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书籍,顺便到高旺先生居住的团结小区看望了他,当时先生已经患病不能出门,但精神很好,我们交流了许多有关长城方面的话题。临别时先生握着我的手,让女儿晓梅给照了纪念像,可惜的是后来照相馆在冲洗胶卷的时候冲坏了胶卷,没有留下相片,成为一大憾事。

  1999年8月13日,高旺先生因病辞世,晓梅打电话告诉了我,我一听,心情特别悲痛,我从此失去了一位长城研究征程上的好老师、好朋友。当时我正在宁武县帮助搞旅游开发,时间紧,任务重,不能亲自前去吊唁,只能发个唁电表示哀思了。拟好电文后,我随即把噩耗告诉了我的同学、宁武县委书记郭新民,他对高旺先生也是十分敬重的,我建议他也发一个唁电,表示一下哀悼之情。郭新民说,拟上一则电文,署上咱俩的名字,表示一下。于是我拟了一则唁文发去,以信代面,唁电如下:“我们为中国失去一位优秀的长城专家深感悲痛。山西郭新民、杨峻峰。”

  2016年10月28日,内蒙古首届长城论坛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社科院隆重举行,我受高晓梅之约前去参加会议。在论坛上,我开场就讲了高旺先生的精神,讲了高旺先生对我的提携和教诲,我不能忘记高旺先生,尤其是踏上呼和浩特市这块土地。

  2019年,是高旺先生逝世20周年,20年真如一瞬,几十年的往事历历在目,我在百感交集之余写下如上短文,聊作纪念。千言万语,其实只有一句话:高旺,我的老师,中国长城界不得不说的名字!

  2019年6月1日于山西神池   杨峻峰

责任编辑:wuy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