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区:创新管理机制 助力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
舆情忻州6月8日消息 今年以来,忻府区认真把握大学生阶梯化成长规律,探索形成“13456”管理机制,精心培育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
组建一个专班管理。忻府区坚持把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使用,纳入全区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由组织、纪检、人社、农业农村等1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专班,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分工,构建形成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明确三类“导师”帮带。采取“3+1”帮带机制,乡镇领导干部为“思想导师”、乡镇包村干部为“工作导师”、村党组织书记为“实践导师”,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掌握农村工作要领、基本方式方法。
完善四项激励举措。对于工作期间表现突出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大学生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吸收入党、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依法选入村“两委”班子、优先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被选入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待培养成熟时及时选任为村党组织书记。
建立“五类”谈话机制。针对到村工作大学生容易出现思想波动的关键环节、时间节点,明确五类必谈情况,即刚进入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必谈、与乡村干部发生矛盾必谈、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必谈、获得晋升和荣誉必谈、生活出现困难必谈。同时,明确“五大必谈主体”,即专班组组长、包乡区领导、专班组副组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到村工作大学生思想、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到村工作大学生能够轻装上阵。
开展“六个一”活动。结合上级要求,采取“一人多岗”的方式,安排到村工作大学生担任网格员、信息员、监督员、报账员等岗位工作,部署开展“走访一遍全村农户、记录一本民情日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做出一份公开承诺、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办好一些惠民实事”的“六个一”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度参与乡村工作,在走村入户中练就真本领。
原标题:乡村振兴 | 忻府区:创新管理机制 助力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
责任编辑: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