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连寺沟铁梁桥维修引发热议,文物部门公布初步调查结果

2020-04-30 来源:文博山西​

  四、从补配构件材料质地看,所有新补配的石材材质,符合方案的要求,也与桥体原构件材质相符,均为青石材质,只是千余年以来的风化青石与新补配的青石材质色感反差较大。

  五、对河道淤埋物进行了清理,发现了一部分桥体上的残损构件,并进行了一定的展示。

  通报认为,该维修工作遵循了方案的原则要求,施工中对出土残损构件进行了保护,桥体整体濒危状态得到了排除。但从对工程现场实地察看和与相关人员的座谈了解,初步认为铁梁桥保护工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原构件缺乏专业认定,保护存在随意性。对于桥体券拱两边桥体上的存留的贴面石材,对河道中挖出的桥体石构件保护措施欠妥,没有进行研究后原位补配归安,而是将其镶嵌在河道南北两边的护堤上。

  二、对石构件残损部位补配工艺较粗糙。现场看,对于一些石狮子、石碑刻、石柱的残缺部位补配色感反差较大,工艺较粗。

  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出现这样的问题,概括起来,初步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文物保护原则把握不准,保护文物理念缺位,监管不到位。

  二、修缮队伍技术人员文物保护意识淡泊,在修缮过程中对石构件的处理上随意性太大,对于不了解、认识不到的技术问题请示研究不够,造成了目前的情况。

  三、设计、监理部门对修缮工程阶段性实地技术指导存在不到位情况。

  针对铁梁桥维修工程出现的问题,忻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都作出批示,市监委成立了工作组,市文物局成立了调查组,就铁梁桥维修保护中的问题进行整改。

  通报中,赵曙光表示,下一步山西省文物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派出专家评估组对工程现状开展评估,提出整改意见,指导忻州市文物局编制整改方案后尽快实施。

  二、加强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保护法规、规范以及文物保护理念等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

  三、集中组织对全省在建文物保护工程大检查,对于工地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四、制定文物保护资质单位的业务培训、法规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资质管理,对资质借用、挂靠等现象发生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桥栏板上的浮雕图案  连达供图

▲修复后的栏板浮雕图案

  这座铁梁桥,

  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

  它在当地人心中,

  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接下来推出的是

  原载于2016年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忻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梁生智的一篇文章,

  沉默的铁梁桥

▲左:原本立于桥头风化的石狮

  右:如今的石狮子  连达供图

  梁思成先生一定没有走到这里,当年他在五台寻得大佛光寺喜极而泣,因为这是中国境内仅见的唐代建筑。如果他的脚步再向西南行走,如我今天一样,踏足忻州市庄磨镇连寺沟的翠岩山,一定也会看到铁梁桥,这座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的唐代石拱桥。如果这样,先生应该会再次流下他激动的眼泪吧!

  登翠岩山者多为欣赏忻州古八景之一的“伞盖青松”,也即伞盖寺。据载,该寺系唐末五代的后唐初年所建,坐西向东,红墙绿瓦,远远望去如碧海高出地面,又像烟云降落长空。郁郁葱葱,风月无边。因寺边有奇松如巨伞掩盖,故名伞盖寺。明王治诗云:“隐隐山间寺,青青涧畔松。团团拥大盖,郁郁当严冬。雪顶深栖鹤,寒枝怪伏龙。岩风朝暮激,雄籁掩霜钟。”

  实际上,离寺不远的铁梁桥才应该是更加值得欣赏和关注的宝物。

责任编辑:yinjunfe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