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创新农业托管新模式 探索现代农业新途径

2023-02-15 来源:厅合作处

  舆情忻州2月15日消息 神池县辖5乡3镇122个行政村,农户2.1万户,耕地面积80万亩,托管面积65万亩。近年来,针对全县农业生产经营相对粗放、农民广种薄收等问题,结合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三大举措建平台、三项机制抓规范、三种模式农户选、三大效益增后劲”的“4个3”农业托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三大举措”建平台

  一是组织化领导。成立县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农机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全县农业生产托管工作。

  二是平台化运行。建立神池县农业生产托管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农村部社会化服务平台对接,通过PC客户端或手机App,实时监测监控机械作业详细情况和作业达标面积。全县累计完成作业机械GPS定位系统安装376台(套),安装作业模块556台,20家托管服务主体全部纳入服务平台,与500多户下载手机客户端的农民建立了对接机制。

  三是数字化监管。20家托管服务主体在全部农机具上安装农业农村部远程监控装置,将全部作业信息上传到信息平台。对全县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进行监督、指导、协调,有效提高信息化水平,解决统计验收困难、地块条块分割面积难以精准测算、托管主体与农户容易产生矛盾等问题。

  二、“三项机制”抓规范

  一是“三联包”强指导。政府参与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建立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工作人员包服务主体的“三联包”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包联1个乡镇,领导小组成员和每个乡镇领导包联3个村,县乡工作人员包联服务主体)。“三联包”人员每月至少深入所包乡、村和服务主体2次,就托管试点的收费标准、合同填写、作业质量、作业进度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现问题、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两年来,共解决各类问题82件,出动宣传车20台次,书写墙体固定标语10条,悬挂横幅标语70余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

  二是“三步走”选主体。具体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发布公告。利用新闻媒体,对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公告,鼓励服务主体自行申报承担试点任务,发动行业部门推荐优秀服务主体。第二步审核遴选。对部门推荐和自行申报的服务主体,县托管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实地,按照申报条件,从规模、能力、信誉、服务年限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经领导小组综合评选,遴选出优秀服务主体。第三步培训提高。举办培训班,对入选的服务主体进行农业托管培训。2020年筛选出20个服务主体,培训3期150人次,完成托管任务21万亩。

  三是“四方式”抓验收。出台了《神池县农业生产托管验收办法》,成立验收组,随机抽取托管农户总数的5%入户初验,并要求农户签字确认。主要采取“一听、二看、三访、四核”的验收方式进行验收。“一听”即听取服务主体负责人的汇报;“二看”即一看服务组织资料,二看现场服务面积和质量;“三访”即一访村委会对服务主体的满意度,二访农户对服务主体的满意度,同时通过电话进行回访;“四核”主要是审核服务主体与农户签订合同的真实性,合同面积与收取农户服务费的准确性,合同面积与社会化服务平台上传数据的相符性以及作业轨迹的准确性,合同地块面积与农户土地确权证书地块面积的相符性。

  三、“三种模式”农户选

  一是全程托管。对玉米、谷子、高粱等高秆作物,实施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托管服务。参照上级农业部门农机作业建议价和当地市场价,确定每亩深耕35元,播种30元,病虫防治25元,收获85元,秸秆打捆离田30元,每亩共计服务费205元。除去财政补贴40%,农户在整个农作物生产作业过程中每亩托管费123元。

  二是包产托管。在玉米生产中,实施包括生产资料投入、耕种防收、粮食销售等全环节托管。收获后服务主体每亩给农户400公斤玉米。以每公斤2元计价,农户每亩收入800元,与当地土地流转价400~450元相比,农户在不参与任何农业生产经营、不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每亩增收350~400元。托管主体通过“六统一”经营(统一农机作业、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推广新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植保、统一收获销售),优化配置、节本增效,每亩纯收入200元左右,加上每亩约100元的托管补贴,每亩纯收入在300元左右,实现了农户和托管服务主体的双赢。

  三是多主体联动整村托管。神池县八角镇片区采取镇政府引导、村集体配合、服务主体联动的多主体联动整村模式,坚持农机作业就地就近原则,将辖区内31个自然村划分为东、南、西、北四片,由4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实行包片托管、机械互助、集中联片、整村推进,每亩向村民收取深耕费20元、旋地费10元,与其他服务组织相比,农户每亩减少作业成本3元,既提高了服务主体作业效率,也缓解了全镇护林防火的压力。

  四、“三大效益”增后劲

  一是节本增效最大化。托管项目实施前,服务主体服务意识差,市场服务价格混乱,缺乏行业标准。同时,由于大型机械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农户种植成本高、收益低。托管后,服务组织通过“六统一”经营,开展精准作业,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农民种植成本降低、产量增加,观念逐步转变,加快了对接现代农业的意识。

  二是服务主体规模化。通过项目实施,农业服务主体从过去小打小闹,到现在注重发展壮大,吸收更多农机户加入,积极更新机械设备,规模化经营程度、生产效益逐步提高。两年来,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增加30个,家庭农场增加22个,新增180马力(1马力=735.499瓦)以上大型拖拉机及配套设备125台(套),中小型拖拉机412台(套),玉米收获机48台,秸秆打捆机30台,为全县实施规模化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农业生产绿色化。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以来,实施秸秆打捆离田和深耕还田28万亩,农药使用量每年减少0.33吨,减少了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消除了森林火灾隐患。

责任编辑:丁丽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