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脱贫攻坚奏出精彩乐章

2018-01-11 来源: 忻州日报

  四支队伍发力 十大产业支撑

  年末岁尾,繁峙县脱贫攻坚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一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把精准贯穿于扶贫和脱贫全过程,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总抓手、以整村搬迁为重点、以政策落实为基本保障、以干部帮扶为根本支撑,采取过硬举措,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省市下达繁峙县的脱贫任务为15000人,30个贫困村整村退出。经过努力,今年,该县脱贫退出5750户15928人,整村退出34个,分别完成省市下达减贫任务的106%、113%,为实现2018年整体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去年以来,繁峙县扣牢精准识别“第一粒纽扣”,针对国家第三方评估、省级交叉检查等发现的问题,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的有利契机,全年三次组织动态调整“回头看”,并专门聘请山西农大自行开展第三方评估,力求识别和退出准确真实。

  一是压实帮扶责任,实现贫困帮扶全覆盖。该县不断调整充实干部力量,构建了包村县乡领导、党员干部、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四支帮扶力量齐发力的干部帮扶工作机制,按照“业务对口、好中选优”的原则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做到因村选人、因事选人、应派尽派。在国家、省、市选派34支工作队的基础上,又精心挑选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组建38支驻村工作队,省市县共选派17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做到了213个贫困村全覆盖。县委制定了《关于对结对帮扶贫困户力量进行调整充实的实施方案》,全县选派6979名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每名干部帮扶5户贫困户,解决了派驻和帮扶不精准的问题。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责任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实现了“双包”全覆盖。

  二是产业强力支撑,夯实脱贫基础。该县坚持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紧紧围绕“五有”目标,将产业发展基础、贫困户发展意愿和产业效益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对脱贫攻坚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全县213个贫困村产业覆盖率100%;有带动主体的贫困村139个,覆盖率65%;有合作经济组织的贫困村117个,覆盖率55%;有增收项目的贫困户17579户,覆盖率74%;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培训都掌握了适用技术。

  该县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依托各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及致富能人的带动下,全县培育和发展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生态林果业、中药材产业、光伏等十大脱贫产业,实施脱贫产业项目142个,投资规模14.39亿元。据初步统计,全县十大产业总收入2.03亿元,户均增收8526元,人均增收3118元。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40户,其中新增12户,扩大生产规模的9户,总收入1297万元,带动贫困户3771户,户均增收3439元。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银行+保险”的“5+”产业扶贫模式,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能力。今年该县在全省产业扶贫岚县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三是推进易地搬迁,稳定后续保障。繁峙县把“头号工程”作为第一任务,坚持“六环联动”,着力破解“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整村搬迁工作攻坚克难,推进有力。分别及时调整了“十三五”和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搬迁人口总规模确定为2430户5841人,其中整村搬迁119个村2144户4936人,2017年搬迁909户2095人。整村搬迁后,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光伏项目、土地复垦增减挂、荒山造林“四大工程”,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四是“兜住底线”,织牢贫困群众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推动教育、健康、住房保障政策精准落实,努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政策兑现落实落细,实施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县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入学子女8136人,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大学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累计发放各类补助3113万元。特别是高中教育全免费、二本B类以上和职高对口升学的贫困大学生每学年资助2000元的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高中、大学,切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县财政投入734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投入403万元缴纳医疗补充保险。扎实推进“三个一批”,对具备条件的3646名慢性病患者纳入健康扶贫管理,对92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和兜底保障。(乔伟)

责任编辑:lidawe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