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变“钱景”!山西各地“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纪略
舆情忻州3月31日消息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全国多地迎来赏花期,赏花经济不断升温。山西各地抢抓春季生态旅游契机,推出多主题赏花体验线路,并深入挖掘线路背后的人文内涵,丰富高品质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持续扩大和产业提质增效。
赏花成为激活春季旅游消费的一大主题(资料图片)
推出精品线路,加大文旅优质产品供给
随着天气转暖,山西各地近郊游市场又热闹了起来。居住在城市的民众纷纷自驾或者乘火车出行,在山郊旷野赏花游历。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也积极行动,策划推出了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舒心的出行服务。
3月23日,运城市文旅局推出了多条芮城县踏春赏花线路。线路以“芮城的春天有多治愈”为主题,涵盖了玉兰、紫荆花、杏花等当地有代表性的花卉,并串联起永乐宫、圣天湖、寿圣寺公园、印象风陵等知名景区景点。沿着赏花线路,游客还能品尝当地特色餐饮,比如香椿饺子、槐花麦饭、白蒿鸡蛋等时令菜品。
据运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踏春赏花线路,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可以近距离感受当地一些古建筑的魅力,品味当地好风光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此外,该市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出微度假、乡村露营、城市漫游等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更好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如果去不了远方,那么家门口的公园就是赏花的好去处。
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太原市碑林公园中,满树的白玉兰、红玉兰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晶莹剔透,像一群蝴蝶在风中飞舞。
太原市民王林女士表:“在碑林公园中赏花,可以从园内400多通碑石中品味到祖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真谛。另外,文瀛公园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园,穿行其中,可以边赏花边探究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
赏花经济,让乡村美景变“钱景”
每年三四月,在阳城县境内的田间地头、坡坡梁梁,茱萸花、杏花、油菜花渐次绽放,花香扑鼻,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感受春天浓浓的诗意。“微风吹过,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一位从长治专程来赏花的游客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来阳城、高平等地走一走,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阳城县蟒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努力,蟒河镇已经成为阳城县乃至晋城市周边最火的周末短途游目的地之一。每年4月,该镇境内的茱萸花都会迎来高光时刻——漫山遍野的茱萸花竞相绽放,金黄的花朵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近年来,阳城县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将赏花体验与当地民俗风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展一业,打造一景,从种田变为“卖风光”,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有效带火了全县乡村游,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每到盛花期,阳城县的民宿农庄就订单不断,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当地很多村民高兴地说:“游客越多,我们的日子越充实,腰包越鼓,特色农产品也卖得特别快。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好!”
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众多有着赏花资源的乡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优势,做足花文章,实现了“颜值”变“产值”高效转化,美景和“钱景”并驾齐驱,带动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形成赏花经济。
提升品质,丰富乡村休闲旅游场景
走进静乐县,牛栏小镇、程子坪民宿、庆鲁村窑洞等旅游目的地别具一格,“静乐生活·不夜鹅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民间艺术、传统美食有机融合,当地文旅产业潜力正不断释放。
多年来,在文旅部定点帮扶下,静乐县重点打造“三山两河”旅游品牌,渐成区域优势,辐射其他乡镇。越来越多游客走进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寻赵王遗风、观五彩藜麦、访明清书院、享绿色土豆宴,深度体验静乐别样的乡风民韵。
围绕丰富休闲旅游场景,锚定“做强旅游经济,提升市场和消费活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山西省从省级层面也提出,要积极拓展微度假、慢休闲、烟火气、夜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以“新场景及新空间”“融合性及多样性”等新供给,把文旅优质产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购买力。
去年,山西省创新实施多元业态融合,打造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评定15家文旅康养示范区,发布20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打造6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6村3镇入选全国旅游重点村镇,14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体验的新追求。
为延续赏花经济热度,今年省文旅厅提出,要主动与各行业、各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每个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1至3个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示范性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以晋城为重点的晋东南乡村旅游带。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六提六创”行动,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发展采摘节、“后备箱”经济等新业态,加强“尽赏田园、晋美乡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支持各地开展庙会、传统民俗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不断丰富乡村休闲旅游场景,促进山西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