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古城非上馆城 代县人一直蒙在鼓里

2022-03-31 来源:山西科技报融媒

  舆情忻州3月31日消息 代州古城,气势恢弘,摄人魂魄,经受上千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残存夯筑土墙体部分至今仍保留着完整骨架和原始风貌,散发着古朴、沧桑、淳厚、本色的原生态气息。许多学者认为,代州古城遗世独立,不同凡响,是中国万里长城沿线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代州古城身形伟岸,座落于滹沱河阳畔,像一头缺角的卧牛长年累月在雁门山与凤凰山之间反刍。因了山水毗邻,与崞阳古城、繁峙古城睦邻比肩相互映衬,互相抬爱而气度非凡。代州古城无论从正面、侧面远眺,还是从各段墙体细看,无论从低处仰视,还是从高处俯瞰,无论是晨昏双眼展望,还是星月极目决眦,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惊人的不小收获。

  不过,代州古城的身世一直游离于世人眶眼与猜疑间。古城是否是古上馆城?究竟创建于何时?就连从事文史研究多年的老者们都懵圈,因为见诸于世的典籍档案都未作详细记载。故“据传”成了代州古城的朦胧标鉴,并一直延伸至今让地域人深感抱憾。

  既往资料来源于县志:代州古城,最早为西汉上馆城,仅是一座小村镇。北魏孝明帝时期,雁门郡和广武县治所由代县广武古城迁入上馆城,北周大象元年(579),肆州治所又由九原(今忻府区,过去忻县)迁来,上馆城一时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再至隋开皇五年(585),肆州改名代州。笔者为代州古城厚重文化背景曾肓目乐观,照本宣科,还将自我认知人云亦云地強塞与他人。近年在考证明雁门军事防御体系三十九堡十二联城时,不厌其烦地调阅宁武、山阴、崞阳等地资料,无意中发现原记载有许多出入,当下人读史又不注意辩别,日久天长,假亦真来真亦假,所以值得进一步挖掘重新整理。为此专门走访许多健在资深学历人士,适才疑云顿消,心下释然。

  切入历史岁月的敏感部位,这是文史工作者应有的对历史的观察与反思的态度。哪怕遗址只留下残垣与碎片,毕竟生长着时光的烙印。据西关退休教师老赵和原人大副主任张之直记忆,过去的大西关设有东西南北四门,符合古代建城规制,当年西关北城门门额上有“上馆城”三个大字。而西关村民刘锁锁记忆中,1958年西关村修孔家湾水库,水库泄洪口渠道上需要盖板,村民们把大西关城门上刻有“上馆城”字样的石刻门额拉到位于三里河和九龙湾中间的孔家湾水库做了排洪渠道盖板。原以为断线的风筝永远消失在了岁月的尽头,没想到又浮出水面。上馆城根本不是今代州古城,过去西关还有大西关、小西关之分别。上文州、郡、县治所当时正设在大西关。据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李培根先生提供《西关志》资料,得知明朝建国初期,州府曾在西关设雁门驿。“代州衙署星罗,历天下郡邑鲜代比者。秋防移督,百司沓来”于是西关大街上车水马龙,好一番热闹。可惜战争把西关人的美好生活给彻底摧毁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蒙古俺答汗悍然发动战争,率兵一路攻破宣化、大同,进而越过雁门关,直逼代州城下。由于代州城墙高大而坚固,军民协守有方,蒙军久攻不下,恼羞成怒,转身攻破城防较弱的西关城。明武举王光先战死,最后蒙军一把火将关内房屋全部烧毁。西关人在经历生离死别的考验后,只能另谋出路。看似一段多余的存在,让代县人陷入尴尬境地。

  那么,代州古城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西汉抑或曹魏时期,还是北魏甚或隋朝?据百度载,三国时期魏在今代县城东2.5公里复置平城县,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属雁门郡。笔者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常去平城村,为此专门采访过离休干部、老红军谭培青,他说祖上确实从大同平城迁来,过去容上有记载,“文革”时烧毁。这里很早就有城堡,曾设过公署。相当于后来衙门。据清乾隆《代州志》载:平城堡始筑于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明万历年间增修。并改名清平堡。说明那时的代县古城也无城池,还是曹魏时期平城堡的辖区。新兴郡即今忻州,辖五台、原平、宁武、代县等部分地区。继续请看下文。据《勅建圆果禅寺塔记》载,“圆果寺在代東,去城十五里……余承簡命来监冀,適公署扵此刹……河東刺史王綱書撰。”假如历史存在,那么它就存在于那些看得见的遗迹上。圆果寺在代东,这就是问题之所在,为何不说圆果寺在代州古城内,此处“代”东应为距州城十五里的广武古城才对,正是上文“北魏孝明帝时期,雁门郡和广武县治所由代县广武古城迁入上馆城”之句所指。代,即广武古城,说明当时并无代州古城,当然也没有城池。更何况代州所辖不仅一个现在代县行政区划。原代中高级教师、地方知名文化学者崔焕奎老师为此专门查阅了家中所藏二十四史,也说典籍无记载。并为笔者悉心考证了河东刺史王纲出处,作了有理有据恰如其分的分析,王纲为何不写明何朝何代?!这又是问题关键所在。据崔老师推断,王纲可能为后唐或五代时期人,那时候适逢天下大乱,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心无归属,不知天下将来由谁来坐。所以不能也不敢乱写。崔老师从教之余,一直埋头于历史文化研究,因其观察角度的独特和严谨治学的立场,好多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将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达的独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笔者折服。破译历史隐秘,必须据实考证。据《塔志》和《代州志》载,过去圆果寺为代境第一巨刹,松柏匝围,糜獐适伏,汛期从雁门山下来的洪水漫浸西关之东地片,根本无人居停歇之所。水患不除,人难居焉。文中载王纲初到代州,也不知圆果寺前生,是寺常住僧吉徉告以隋仁寿元年额斯曰昆闍次曰龙兴,唐武宗会昌二年乙丑乃废。及宣宗大中丙寅革龙兴,名之曰圆果。再看《重脩圆果寺記》“代東寺曰圆果,古刹也。昉自隋高祖仁壽三年,寺曰龙兴,唐大中始更圆果,伍代宋元兴復难记,僅存寺故基。嘉靖丙寅中秋吉日麓川道人徐学诗撰重宝塔記。”前后一对照,自然明了王纲的处境。

  王纲,何许人也?据《契丹国志·兴宗纪》《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王纲,燕(今北京)人,王泽次子。重熙五年(1036)进士。王纲身为河东刺史,河东又在哪里?顾炎武在《日知录》作出解释:“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那么重熙又是谁的年号?辽兴宗耶律宗真也。王纲若写辽朝年间,来到代州又非辽国属地,不宜。写后唐李克用,李克用当时尚未立主,也不宜。李克用曾在河东起兵用事,王纲脚踩两只船,于是只表明身份或原居官之地再合适不过。所以,笔者的推论是代州古城可能北宋始创,元毁。在史籍《金史·奥屯丑和尚传》中有载:南宋宁宗赵扩嘉定九年(1216),即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四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十年,农历七月,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攻打金国代州(今山西代县),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女真大臣叫奥屯·丑和尚,时为代州经略使,他率领代州军民顽强守城御战,退至圆果寺,举火焚塔。后不屈战死,震动当时天下。说明元时代州古城己存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代县,有错能改,知耻而后勇,着力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雁门地域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雁门精神,汇聚代县力量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继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面实施。

责任编辑:石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