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5大核心能力,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2019-09-28 来源:今日头条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要把企业做大和做强,探究其意义,是一个过程,其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赋予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意义。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形成企业管理的五大核心能力,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四平八稳。

  概括起来共有五大方面:文化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和计划管理。

  01

  文化管理

  富豪与企业领袖的区别在哪里?

  单凭财富并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企业领袖终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领袖代表着民族精神的方向,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之根源,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体现。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核心灵魂,也是企业的本质特征。

  企业文化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坚实向心力。

  随着市场竞争及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正在推动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向愿景导向的竞争性文化转型,这其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02

  流程管理

  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是流程。

  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管理的一些习惯:

  ①打破职能习惯:大家都只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由此导致企业总体效率下降。因此,必须打破职能区隔习惯。

  ②培养系统思维习惯:流程导向侧重的是目标和时间,即:以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总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时间作为基本坐标决定了我们需要系统地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依据自己所在的部门或所处的位置。

  03

  制度管理

  从员工来看,制度管理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实行好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如果实行了不适合或者过多强制性的制度那就反其道而行。

  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性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所以管理者不能把员工当作接收工作的机器,必须在执行规范管理制度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是每个制度都适用于所有企业,找到适合自己公司体系的制度才是根本。

  04

  组织管理

  权力与责任一直是管理中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让这两个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是组织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四个基本的原则:

  ①指挥统一: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②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是6-10个人。

  ③分工:根据权责和专业化来进行横向与纵向分工。

  ④部门化:把分工所产生的同一专业的员工集合于一个部门内,由一个经理来领导并加以协调。组织设计的原则是想平衡权力和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与分权。

  05

  计划管理

  无计划不成序,计划管理要解决的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的匹配关系。

  ①目标为基点: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高层强有力的支持;目标要能够检验;目标要经过高层管理者的确认。

  ②资源为对象:很多人通常会以为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其实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要实现计划,唯一的办法是获得资源。

  ③目标与资源匹配为结果:这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时,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时,要么是“做白日梦”,要么是浪费资源。

责任编辑:baizhiyi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