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浅谈企业内部管理如何提升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瞬息万变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加剧,企业的管理被称为“第三生产力”。
有人这样认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三分靠科技,七分靠管理”,那么如何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点,现就内部管理提升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流程和制度,坚持管理创新,以制度约束人,以机制激励人
我们先来理顺组织结构、流程和制度之间的关系:组织是一个纵向管理的问题,按照金字塔的结构把组织目标逐级分解到各个具体的岗位上,通过每一个具体岗位职责的完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流程是一个横向管理的问题,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解决的是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协作;流程是否顺畅取决于流程中的每一个岗位是否完成本岗位的职责。
流程和岗位就像一张网,支撑起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全部;理论上讲这张网越细越密越好,能够做到滴水不漏,管理上就不会出现问题了但是实际上管理也是需要成本的,网越细越密,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流程解决的是一组活动的先后顺序问题,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是组织中各项基本活动的具体表现。制度解决是与非的问题,是具体规定,规定什么能作什么不能做。流程和制度互相补充,互相说明,流程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而制度则告诉员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制度详细说明流程中的各种前提和假设,是对流程的补充和完善,是一种更加详细的操作说明。组织结构、流程、制度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可优化、可延续的新的研发中心管理模式。
由此可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流程和制度,用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员工,而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完善计划管理、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
在实际运行流程中时间结点的实现和保证需要通过计划管理的总体协调与控制。流程需要在计划的通道内运行,缺少计划的管控与调节,无法实现流程的顺畅流动。
在流程、计划、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也是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塑造过程, 是对管理文化发展方向的引导。流程文化、绩效文化的形成,责任意识、计划意识的增强,使企业文化更具有竞争力、对管理的支持意义更大。
绩效是发动机,提供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源动力,形成组织的向心力。绩效必须与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等管理工具紧密结合,共同渗透于组织的日常管理,为组织实现目标服务。企业需要完善计划管理、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应落在“平等”二字上,因为只有在“平等沟通,平等共事,平等交流”的条件下,员工之间才能真正的相互尊重,真正发挥出各自潜能,形成良性制度。
“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激励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 詹姆士曾做过一次实验。
通过研究发现在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
在现今社会中,人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预想不到的收益,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效果。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个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好的一大课题。
要把人这种资源利用好,发挥好,就是企业要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及采取恰当的激励方式。工作的意义除了挣得足够多的金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当这两者同时具备的话,人们在工作中才会体味到完美。
在企业中人们需要与同事、同伴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得到友谊和关爱,希望被个人和组织所接纳,受到别人得尊重,被社会认同。由于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只有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人的行为,起到激励的作用。
那么对于管理者,领导者来说,就要很好地了解和把握下属的需求,特别是主导需要。如何满足下属的需要,既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复杂的,那么就要多方面地有重点地满足下属的需求,不能一刀切和简单化。
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根据他们现实的具体情况帮助和创造使其满足其个人主导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只有这样,建立一种“平等沟通、平等共事、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人们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企业及企业文化也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氛围,企业的文化也就被融入到了血脉中。
企业的管理也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好人这种资源。同时企业也将获得较大的收益和发展。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管理,并不是不要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应对事不对人,公平处事。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贯穿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中,这两者只有很好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好管理的技能。
责任编辑:baizhi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