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善机制 打造大爱扬州
12月14日,江苏省扬州市被中华慈善总会表彰为血友病慈善援助项目先进地区,全国仅有三个城市获此殊荣。在11月初于广州召开的中国善城大会上,扬州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全国221个城市中位列第22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扬州慈善工作者创新治善机制、打造大爱扬州密不可分。
近年来,扬州各级慈善组织着力创新领导协调机制、善款募捐机制、帮扶服务机制、宣传激励机制、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全面汇聚慈善力量,全面提升治善水平,取得了应有的成绩:在建会十七年来累计募集的12.26亿元中,有3.6亿元是2017年、2018年募集的;在累计支出的7亿多元善款中,2017年、2018年超过两亿元。慈善事业成为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补充。
建立“大协调”的领导机制,优化慈善工作环境。经过市、县两级慈善总会的积极争取,扬州形成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慈善工作领导与协调的机制: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慈善专题工作汇报,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指导开展重大慈善工作,慈善评价纳入文明单位评选条件,扬州市慈善总会的地位和话语权进一步加强。
大协调机制为扬州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建立“广募捐”的筹资机制,增强慈善组织实力。扬州市慈善总会和各级慈善组织创新募捐机制,做大资金盘子,增强慈善实力。通过“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全市及各地召开一次募捐动员大会,市分管领导发表一次电视动员讲话,以“两办”名义下发一个募捐安排通知,各地各部门举行一次大型集中募捐活动),做响“5·19慈善一日捐”品牌。创造性开展义演义卖、冠名基金、留本捐息等募捐活动,尝试探索网络募捐。2017年“5·19慈善一日捐”募捐款额超过8000万元;2018年,扬州慈善组织募捐总量已达1.55亿元。
建立“精帮扶”的服务机制,扩大慈善救助效果。扬州慈善组织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理事会、政府议事机构协调会、座谈会和征求意见函、微信留言等多个途径,及时听取采纳各种中肯的救助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帮扶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救助项目体系,提升慈善救助效力。
每年开展尽情助医、深情助困、热情助学、慈情助老、温情助公等形式多样的精准救助活动,平均支出善款约亿元,救助因病因灾因等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近10万人次。
建立“多形式”的宣传机制,营造全民慈善氛围。扬州市慈善总会携手各级慈善组织孜孜以求,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慈善文化宣传激励机制,提振公众“慈善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精神。
每年5月19日前后,全市慈善组织联合相关单位部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5.19慈善一日捐”内容,使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营造浓郁的慈善氛围。通过评选表彰十佳“慈善之星、慈善家庭、慈善企业”“扬州慈善奖”,成立扬州慈善艺术团,创新慈善宣传激励的载体和形式,增强慈善事业的吸引力和公众的慈善自觉。2017年进行了首届“扬州慈善奖”评选表彰,9月5日、12月7日,扬州慈善艺术团分别在扬州城区和仪征市成功举行了慈善主题演出,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建立“强基层”的组织机制,强化慈善发展动能。2017年以来,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推动下,扬州市创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机制,加快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步伐,把慈善组织建到基层困难群众身边,为基层困难群众敞开方便之门,增强慈善事业永续发展的动能。
截至2018年12月,全市8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乡级慈善分会,1325个村(居)百分之百建成有组织、有办公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资金、有制度、有档案的村(居)慈善工作站,实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全覆盖目标。
在基层建会建站的基础上,扬州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慈善组织运作水平。通过“建好班子、充实人员、组织培训、外出考察、加强考核”等措施,全面提升乡、村两级基层慈善组织的运作质效,使基层慈善组织常态化开展募捐、救助、宣传、志愿服务等各项慈善工作。
扬州近两年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的实践充分表明,慈善事业的希望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永续发展的动能在基层。在2017年全市慈善组织募捐的2.04亿元善款中,7000多万元来自基层。在今年募捐的1.55亿元善款中,8100多万元来自基层。
责任编辑:baizhi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