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
参加志交会的选手与吉祥物合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摄
编者按:作为2018年志愿服务德阳交流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2日,围绕“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主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了5个专题的学术年会。
专题一:志愿服务与强国时代青年履行历史使命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汇集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扩大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正成为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与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和生活时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青年志愿服务在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力方面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怀远看来,志愿服务是青年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青年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新时代强国需要青年发挥主力军传承人的作用。志愿服务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通过志愿服务而服务于人民、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带动社会风尚的进步、解决各种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导致的矛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志愿服务反作用于青年,使青年更了解社会,也磨砺青年在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知识能力上全面提升自己,有助于青年完成历史使命。”王怀远说。
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进程中,志愿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中,一方面扩大见识、丰富视野,激发创新创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广结良缘、汇聚资源,为发挥特长、创造才能提供机会。”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教授谭建光说,“不论是青年志愿者在公益创业、社会企业等探索中发挥聪明才智,还是青年志愿者在职业生涯、创业经历中拼搏进取、建功立业,都为中国新时代的社会活力激发提供了支持、作出了贡献。”
同时,谭建光认为,志愿者为助力精准扶贫助困、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国际形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讲到,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群、因病致贫家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提供针对性强、精准有效的关爱服务。在开展扶贫助困服务的时候,还积极倡导平等发展、相互尊重的理念,为困难人群“增权”“赋能”,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发挥潜能、改善生活境遇,让特殊人群感受温暖、充满希望,让社会拥有爱心、充满温馨。
除此之外,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服务。在青年志愿者的示范和带动下,逐渐形成城乡群众关心环保、爱护生态的氛围,坚决抵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为建设“魅力中国”作出贡献。青年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选拔“海外志愿者”到非洲、亚洲等国家服务,到积极参与“联合国青年志愿者计划”、国际民间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为全球发展、人类幸福作出“中国贡献”。通过国际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愿景、中国声音、中国魅力”,树立中国的友好形象、吸引各国的友好交往。
谈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内涵的发展,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副研究员陈卫东说:“青年志愿者应继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价值,激励青年在新时代勇树时代新风;继续坚持服务和成就青年,努力培育第一人力资源,把广大青年造就成为时代新人;继续坚持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广大青年为中国梦的实现再立新功。”
专题二:志愿服务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志愿服务恰恰是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解决好青年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问题的路径?这是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青年思想成长的重大教育问题。志愿服务的发展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路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寓教于实践,在志愿服务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家国情怀等,这些实践过程很好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志愿服务有助于‘活化’教育内容,使其日用而不觉;有助于实现‘不教之教’,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助于增强‘群体感染’,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东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卢建有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志愿服务研究会副会长魏娜说:“志愿精神与公民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是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大学生成为优秀公民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全人教育的实现。”
如何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推动作用,如何把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更好地结合,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
责任编辑:baizhi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