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一中202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侧记

2021-05-08 来源: 民生热点(公众号)

  忻州一中校长陈培器致欢迎词 本报记者 刘纪森 摄

 校领导为8位优秀校友颁发“忻州一中校友之星”奖 本报记者 刘纪森 摄 

  五月的忻州,春风送暖,气象万千;五月的忻中,鲜花盛开,祥和欢乐。5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近500名涉足各领域的忻州一中校友回到母校,参加以“忻之所系 同州共计”为主题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追忆高中岁月,重温青春年华,共襄忻州发展。他们之中有优秀的企业创始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能力出众的技术骨干……

  漫步在校园,曾经稚嫩青涩的他们如今已成熟稳重,仔细打量周围的一花一草,感慨母校日新月异。这一天,拥抱、落泪、握手、畅谈成了彼此最感怀的交流形式,他们见到老师深深鞠躬,重叙师生之情;见到同学欢喜兴奋,共话同窗之谊。数十载光阴弹指一挥间,那些带着家人归来的校友们指着校门激动地说:“看!这就是我的母校。”言语间无不流露出自豪之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市蹚出全面转型忻州之路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产业第一、项目至上、企业为重、服务为本、人才为根、公正为要”,实施“336”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三个门户、三个集散地、六大经济板块”,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忻州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努力实现奋勇争先,打造忻州人的产业高地和心灵家园。

  研讨会上,贾琪、刘哲峰、王继平、吕强、袁国栋、狄刚、吕春祥、张天柱八位杰出校友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他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前沿的科技理念,为家乡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言献策,展现了忻中人勇立时代潮头的责任和担当。

  振兴忻州,发展忻州,需要资本市场助力、大数据赋能。我们的产业和资源价值如何“弯道超车”对接主流资本市场?103班贾琪校友的演讲《数字化资本视野的产业未来》解答了这个疑问,他认为首先要解决数字化问题,提高数据化程度,其次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从而抓住机遇,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民共同参与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懂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多么重要。“预防、免疫、治疗、康复、保健、抵抗力和大健康产业”这些关键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27班刘哲峰校友在《忻州之大健康及文旅产业发展小议》演讲中对大健康产业进行了解读,为忻州在大健康产业及文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忻中67班的王继平校友有“安卓中国之父”之称,他在《“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之道》演讲中介绍了何谓“卡脖子”战略、当前中国科技企业要如何应对、打破美国的“卡脖子”战略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如何防止“卡脖子”等问题。

  2019年8月17日12时1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天启二号”卫星被首次发射的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该卫星是天启星座的第三颗业务星,它的成功入轨标志着国内首个物联网星座初步实现组网运行。该卫星研制运营方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是来自忻州一中151班的校友吕强。怀着一颗对母校的感激之心,他决定将此星冠名为“忻中一号”,作为送给母校117周年校庆的礼物,这也是国内首颗以研制运营方创始人高中母校校名冠名的商业卫星。吕强在自己的演讲《低轨卫星物联网发展现状》中提到,其公司已建成运营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卫星系统——天启星座,可以提供全球卫星数据服务,是军民两用的国之重器,目前已经应用到忻州的森林防火预警、汾河生态监测等领域,未来还将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半导体是信息时代的基石,在过去的70年中,以半导体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国防、工业、民用等各领域都离不开的必需品,以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的128班校友袁国栋,在演讲《半导体材料及芯片应用简介》中,为大家回顾了半导体材料及芯片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

  近年来,数字货币发展吸引全球关注,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动能,现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的99班校友狄刚,在演讲《数字货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提到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视察山西时提出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山西转型发展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当前忻州在半导体、高端法兰等方面已做长远布局,在山西具有较大影响力。来自忻中50班的校友吕春祥现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解读《聚焦“六新”蹚新路》,建议从战略高度定位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坚持“四个核心”即核心人才、核心技术、核心应用、核心装备,通过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资本链四链融合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注重技术成熟度、先进度、创新性评估,以政府为纽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应对“碳达峰和碳中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忻中55班校友张天柱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教授,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他在演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创新》中,概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背景、趋势方向,并结合忻州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对现代农业中的农产品加工板块进行阐述,通过策略分析和视频案例分享,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们本是忻州人,一山一水都关情。让我们共同为母校助威呐喊,为忻州发展加油!” 演讲中,吕春祥等校友发自肺腑的心声引起共鸣,会场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会场欢歌笑语、气氛融洽,台上的演讲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台下校友们踊跃发言、互动连连。演讲结束后,学校颁发“忻州一中校友之星”“忻州一中好医生”等荣誉奖项,表彰杰出校友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忻中“最美逆行者”。

  合影留念结束后,校友们相约去食堂再吃一次“忻中的饭”,土豆鸡块、鱼香肉丝、过油肉……“这好像还是二三十年前的味道,我一下就有了在学校做学生时的感觉!”一位校友激动地说,“我们还要去忻中北校区参观,重回课堂听老师们授课,之后还有拔河比赛、文艺汇演、校友义诊等活动。”和他同行的另一位校友则感慨道:“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准备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好好感受一下家乡的新变化,再去忻州古城转一转,体验一番央视镜头下的古城韵味。”校友的大团聚超越了时空的寓意,汇成凝聚母校情愫、家乡情愫的“同心结”——人与地的团聚,故地重游;人与人的团聚,畅叙情谊;人与时的团聚,岁月留痕;人与事的团聚,激发作为。

  征途不止,薪火传承,数十载岁月逝去,忻中学子与母校、家乡一同成长。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忻中人定将长空展翅,步履不停,在助力家乡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中劈波逐浪,奋楫远航。(王 晟)

责任编辑:温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