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我朝圣五台山之黛螺顶

2019-10-30 来源:今日头条

  黛螺顶的名称,是说寺院中有许多黛青色的松柏,远望就好像佛祖头顶上的螺髻一样,所以叫做“黛螺顶”。也有人说整座山好像一只黛青色的海螺。总之,不管怎么说,黛螺顶都是五台山一处不容忽视的佛教胜迹,正所谓:“祥云凝翠黛,佛日煦青螺”。攀登黛螺顶,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这面这条羊肠小道;二是1991年由台湾弘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资50万元修建的,全长508米、宽2.2米,用青石铺成的1080级“大智路”;

  三是1995年修建的索道。道路虽多,但条条大路通黛螺,目的都是为了朝拜山顶的大智文殊菩萨。

  我们知道,五台山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有条件的信徒到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叫做“大朝台,而一般的游客限于时间、季节等因素不能登台顶而到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就叫“小朝台”。所以,一般游客来五台山即使时间再紧,也要到黛螺顶走一遭,因此留下了“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的说法。

  这里是黛螺顶的望景亭。黛螺顶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也是一处观景胜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台山佛国圣境的整体风貌。先来看几座台顶:清凉绝尘、碧草连天的五大台顶宽广夷平顶如平台,好似五方如来摩霄接云的圣洁莲台,迎接着四方信徒的顶礼膜拜;五座台顶上生长着中国东部面积最大的亚高山草甸,是优良的高山牧场;五座台顶的地质地貌也非常特殊,不仅发育着华北地区罕见的冰缘地貌,还保留着完整的古夷平面;更令人向往的是五座台顶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素有东台迎日出、南台看山花西台赏明月、北台观冰雪、中台瞰佛光之美誉。

  五座台顶是五台山最为崇高神圣的地方。历史上,佛教徒来到五台山,必定要朝拜五座台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叫做“大朝台”。大朝台在历史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线路,我们来看般是从南台下的白云寺入山,经佛母洞和金灯寺上到南台锦绣峰,晚上住在金阁寺;第二天经清凉寺、狮子窝、清凉桥登西台挂月峰,再登中台翠岩峰朝拜说法台等胜迹后住在演教寺;第三天再经澡浴池和万年冰登北台叶斗峰,经华严岭、鸿门岩登东台望海峰,住在望海寺;第四天早起观目出。当年徐霞客就是沿着这条线路穿越五台山的。但是,五座台顶不仅山高路险,而且气候恶劣,拿中台顶来说,那里过去建有华北最高的气象站,曾经测到过摄氏零下48度的华北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所以,大多数游客来到五台山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无法攀登五座台顶。传说,就连贵为真龙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不能如愿,所以才下旨在黛螺顶修建了“五方文殊殿”,相当于给五方文殊在台怀镇设立了一个办事处,那些想朝拜五方文殊但苦于时间不充足、天公不作美的香客游人,只要到黛螺顶,就可以实现朝台的心愿。站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台怀镇寺庙群的全景:台怀镇是位于五大台顶之中的一座山间小盆地,盆地四周分布着和五座台顶相对应的几座小山峰,我们叫做“台内五峰”。菩萨顶是北峰,那面的寿宁山是西峰,这面的梵仙山是南峰,我们所在的黛螺顶是东峰,而巍峨高耸的大白塔则是中峰。五台和五峰的怀抱之中,香烟绕,古刹林立,一派清静庄严的佛国圣景。

  这是黛螺顶的牌楼和出门。黛螺顶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寺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02年)重修。清乾降十五年(公元1786年)改名为黛螺顶。现存寺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有殿堂14间,僧舍34间,牌楼1座,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和大雄宝殿,都是清朝的建筑。

  旃檀殿和照佛的来历

  这是黛螺顶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一旃檀殿。

  是一座重檐六角攒尖顶的建筑,造型比较奇特,殿内的塑像也比较奇特,是一尊站立于佛坛之上的旃檀佛,用名贵的旃檀木雕刻而成。旃檀佛是佛教最早的造像形式,他的来历是这样的:释迦摩尼成道后,准备到忉利天看望他的母亲摩耶夫人,临行之前,弟子们依依不舍,想把佛祖的形象留在人间。但出于对佛祖的尊敬,弟子们不敢用目光直视佛祖,只好请佛祖站在河边,利用水中的倒影为他画像,结果把流水的波纹也给画上了,所以我们看到这尊佛像的衣纹呈现出水波荡漾的状态。因为是照着水中的倒影画成的佛像,所以人们就把这类佛像称为“照佛”,而世界上第一尊照佛就是用旃檀木雕成的,因此到了后来,不管是用什么材料雕刻而成的照佛都被统称为“旃檀佛”,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佛像造像形式。

  五方文殊

  这就是黛螺顶的主殿,著名的五方文殊殿,小朝台指得就是朝拜这座大殿中的五方文殊菩萨。

  这座殿宇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坛上从左到右依次供着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和西台狮子吼文殊。关于小朝台,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传说,大家不妨姑妄听之。说是乾隆皇帝虽然来了好几次五台山,但都没有登上台顶,乾降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春,乾隆皇帝四上五台山,就问黛螺顶住持青云和尚:“听说你在中台顶住过20多年,台顶就那么难上吗,来,说说情况。”青云说:“皇上,台顶确实不好上,一是气候寒冷,二是道路难行,况且,您来的季节本身就不合适。”乾隆皇帝一听,话说的在理,但总觉得心有不甘,便对青云说:“既然如此,那这样吧,朕也不是非要上台顶,只不过是想朝拜五方文殊菩萨,朕过5年再来,你给想想办法,只要能朝拜五方文殊就行。”转眼5年快到了,青云和尚才着了急,办法怎么也想不出来。正巧这时有个叫拴柱的小沙弥偷吃供品犯了戒,按理说应该重重处罚,但青云和尚灵机一动,就把乾隆爷出的难题交给了拴柱,要他三天内必须想出来,否则逐出山门。当然,我不说大家也已经知道,拴柱想出来的好办法就是把五方文殊菩萨同塑在一座大殿里。据说,乾隆皇帝看了以后还比较满意,就御赐这里为“小朝台”,还顺手写了一首诗以示纪念。其实,传说中说乾隆皇帝没上过台顶是站不住脚的。乾隆皇帝先后六上五台山,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第一次上山就朝拜了西台顶和东台顶,后来五次都是在气候寒冷的二月份上的山,所以才没上成台顶。

责任编辑:baizhiying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