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的古刹——普化寺

2019-10-22 来源:今日头条

  绿水门前过,风动好弹万古琴

  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

  这是普化寺天王殿后门上的一副对联,所以把它引来放于篇首,是因为它真实的描绘了普化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普化寺在台怀镇南一公里处,背靠贡布山,山巅有卧佛,西邻清水河,河水泛碧波。周围杨柳婆娑,绿草如茵,山灵出没,百灵啁啾,确为风景宜人的一处深山古寺。该寺创建于明代中叶,寺名帝释宫。明末崇祯年间,寺内改供玉皇大帝,寺名更为玉皇庙,成了道教在五台山的主要道观。清末至民国年间,经过几年的大兴修建,寺名又一次变更,叫成普化寺,成了佛道合一的寺庙。建国之初,普化寺变为佛教寺庙。由此可见,普化寺虽创建于明代,但作为佛教寺庙,它却是五台山最年轻的一座。

  走进普化寺回头看最引人注目的影壁,影壁长15.6米,高8米,厚1.6米,是五台山目前最长的影壁。影壁底座为长方形汉白玉石雕束腰须弥状,底座上刻有许多精美图案。影壁为三间:正面正中间嵌石刻“福禄寿三星图”;左右两间分别为“文王别子”和“渭水求贤”的浮雕。

  普化寺影壁

  普化寺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佛殿、卧佛殿等四重大殿.天王殿正西门楣上挂一石雕牌匾,上书“普化寺”三个大字。门柱上的楹联为:“皈依三宅极乐地,遵守五戒未来天。”殿门西侧墙上除“法轮常转”四个大字外,砖石浮雕满目皆是。天王殿正中砖砌佛台上置一座木雕佛龛,龛内供木雕弥勒佛。佛龛背后是石雕韦驮菩萨。殿内两侧平台上塑有四大天王,即南方增长天王,红脸,司风;东方持国天王,白脸,司调;北方多闻天王,绿脸,司雨;西方广目天王,红脸,司顺。他们脚下分别踩着饿鬼、食血鬼、捷疾鬼、热血鬼等八怪。合起来便是:脚踩八怪四天王,风调雨顺万民安。该寺天王殿内还塑有“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罗汉。天王殿背面的迎风上和墙面上还刻有降福、施寿、取仕、赐禄的四大天官和《二十四孝》图。该殿可谓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典型,这种布局与其他寺院天王殿不太相同。

  普化寺天王殿 弥勒佛像

  大雄宝殿单檐硬山顶,四出廊,气势宏伟。殿内正中供一佛二菩萨,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文殊,右为普贤,世称“华严三圣”。其背后为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右为大势至菩萨。殿后墙右角是骑金毛吼的送子观音,她怀抱小孩,形态惟妙惟肖,逼真动人;殿后墙左角是骑狮老文殊,须发皆白,身体健康,民间衣着,表情和悦,颇具生活气息和人间特色。这一形象在五台山也属罕见。殿内还供有十八罗汉,其中包括弥勒尊者和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这是五台山现有寺院中唯一的一尊女罗汉,当然也成就了普化寺的又一特色。

  游客在大雄宝殿前挂上祈福带

  三佛殿原为玉皇阁,踞于该寺后院。1986年普化寺原住持将其改建成了三佛殿。三佛殿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前出廊。檐下山枋、柱上都有彩绘浮雕。墙上嵌有汉白玉石雕,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雕工极佳。殿内中央供台上塑有横三世佛,即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前侧分列着他的大弟子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佛左侧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在三世佛左右两侧还有帝释天王和大梵天王,他俩的塑像颇有中国古代帝王的特色。另外,该殿的四根柱子上还彩塑着四只人头凤尾的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鸟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一种红嘴黑色鸟,近似五台山上的一种红嘴鸦,译为汉语,叫妙音鸟。该殿内两面山墙的平台上彩塑着十六罗汉。这些罗汉眉骨外突,高鼻深目,额头隆起,张口露齿,形象奇特,人们称其为“洋罗汉”。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塑造,殿内墙上的简介中是这样写的:“古天竺十六罗汉因长年不食烟火,才使骨骼变形,姿态各异,奇特罕见。”由此可见,该寺不拘一格的塑像都有出处。

  普化寺栖息的鸟儿

  卧佛殿是该寺中轴线上的第四座大殿。这座大殿是藏明法师的徒弟、现任普化寺住持妙生凿山开基而新建的。该殿随山势而建,殿内供缅甸玉卧佛一尊,是根据寺后贡布山顶仰天大佛的圣容而塑造的。该卧佛身长5米,慈眉善目,面容秀美,卧姿舒适安详,通体洁白亮丽。这是五台山目前唯一的卧佛殿。

  在该寺中轴线三进院落的左、右两侧,还建有观音殿、千佛殿、念佛堂、五观堂。

  古老的寺院有古老的价值,年轻的寺院有年轻的活力。

责任编辑:baizhiyi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