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唯藏文殊真相的寺庙—殊像寺

2019-07-18 来源:今日头条

  殊像寺,在山西五台山怀镇西南1公里处,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公元317-420)初年,唐代(公元618-907)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现存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明代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在寺后西北角清静处修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堂”,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於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青庙的十大寺之一。

  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经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堂”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了,以为有损皇族声誉,於是派人火烧殊像,试图将三公主与年经和尚烧死。

  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独三公主与年经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脸他两之间没有恋情,於是便下旨撥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殊像寺的文殊殿内一尊文殊菩萨骑狻猊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庙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这尊文殊像又叫“乔麵頭文殊菩萨”。传说塑造此像时,文殊菩萨於天空显真容,匠人急中生智,,拿出他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於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文殊菩萨的称谓。

  文殊殿内的殿壁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这五百罗汉中,有动有静,色彩艳丽,刻画逼真。

  殊像寺外牌楼的前面,有一口泉水,名为般若泉。“般若”是梵语,为“智慧”的意思,据说钦此泉水能长智慧去愚癡。所以,不但佛门把这里的泉水列为供佛的“净水”,还把它作为贡品,且清代这帝王朝山礼佛,也专饮此水。

责任编辑:baizhiyi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