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忻州:慢游秀容古城 走进宁武芦芽山 探秘万年冰洞

2020-09-26 来源:山西城市频道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上世纪60年代,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家喻户晓、唱响神州。山西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老革命根据地,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山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忻州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元素的市。黄河第一在忻州,长城精华在忻州,太行之巅在忻州。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地势险要。忻州旅游资源独特,山、水、庙、关、林、泉、洞等名胜古迹遍布,著名的有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的五台山、万里长城第一的古塞雁门关、被称为北方香格里拉的宁武县芦芽山风景区和东汉建安年间营建的城池被誉为“晋北锁钥、三关总要”的秀容古城等。

  忻州古城

  忻州秀容古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唐、宋扩建,清末建成完整城池,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忻州古代又被称为九原县、秀荣县,所以忻州古城又被称作为“秀容古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商家聚集之地,所以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的美誉;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更具“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名。

  古城西高东低,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走在古城内,南北大街两侧是错落有致的门面房,每户均是砖木结合,工艺精美,砖雕照壁各具特色。站在秀容书院的廖天阁上,看到的是高低起伏的明清建筑群,远望东南的是牧马河的流水,听到的是九龙岗外的松涛声……忻州古城史,经历过铁马金戈,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古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2016年,忻州市对秀容古城进行规划建设,忻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古城开发,多次到古城调研,向社会征集古城修复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关注古城开发,让群众参与到其中,为古城修复献计献策,共同打造文旅名城。2017年,忻州市对秀容古城开展修复改造。2018年,修建一新的一期工程南城墙、东城墙和秀容书院、泰山庙、财神庙、关帝庙呈现在市民眼前。2019年,秀容古城又引进了陕西袁家村整体建设团队开始二期工程建设,活化古城建设全面展开。现在,忻州政府以当地风土文化为创作主体,以古城街坊商业生活形态为元素,将古城打造为一个多功能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现在已经云集了上千家商户,修葺了古院600多处,这里的慢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旅游新业态。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是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雁门关景区是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历史遗存,是以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旅游区。

  雁门关的围城依山势而建,城墙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除了围城之外,还筑起了3个大石墙和25个小石墙,起到了屏障的作用,关城正北的山丘上有明清驻军的兵营遗迹,东南有练兵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着战国名将李牧,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的长城连接,建造了敌阵和烽火台,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在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关署、东城兵盘、西城兵盘、点将台、六郎城、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六十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武芦芽山风景区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吕梁山北端、晋西北腹地,是汾河、桑干河、阳武河、岚漪河、朱家川五条河流的源头区;景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景观于一体的“北方原始高原型山水形态旅游景区”。现已开发并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包括:万年冰洞、芦芽山、悬崖栈道、石门悬棺、马仑草原、情人谷、天池湖泊群、汾河源头、九重瀑布等9个著名景点。

  在古代,芦芽山就是名人墨客休闲游猎的首选地方;隋炀帝曾多次到此避暑游猎,在天池处建庞大行宫群落,迤逦百里,鼎盛一时。天池风景区在宁武城西南约20公里处,位于余庄乡境内,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天池以桑干系麻叶岩为基盘,紫红色的砂质页岩硬如铁、薄如纸、渗水性极差。由这种岩石形成的凹地保水性极好,再加上特定的高山气候清爽凉快,水的蒸发量极少,便形成千百万年来天池之水“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鉴”的自然奇观。天池湖泊群的总水面约2平方公里,其中天池(马营海)最大,正常年水面约0.8平方公里。

  就旅游知名度而言,管涔山天池与东北长白山天池、西北天山天池相比,是后起之秀。但见于地理和史志书籍记载,却以管涔山天池为最早。对管涔山天池最早的记载见于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著作《山海经》。《山海经·北次二经》云:“天池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距今1500多年前的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记载道:“燕京山上有大池,世谓之天池。”又云:“燕京山之天池,其水澄清如镜,净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秋渊也。"南北朝时,称“天”为“祁连”的鲜卑人又把天池称为“祁连池”或“祁连泊”。这些名称都是天池湖泊群的统称。到唐代,朝廷设牧监养战马时,才出现了天池牧监和元池牧监的称呼,以后才逐渐出现了天池(马营海)、元池、琵琶海、鸭子海、老师父海等单体命名。

  天池之滨的建筑布局,按照勘舆家的理论,以池南和池东为人居的方位,隋代避暑行宫即建于池南高地上,至今遗迹尤存;西北隅是神居的方位,隋代的西北隅高地就建有海瀛寺、海神庙以及朝元阁。金代诗人元好问《题天池朝元阁》诗中,有这样两句:“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赞叹的就是这一带的景观。

  管涔山天池周围许多地段至今仍然保留着距今300万年前的冰川地貌遗迹。同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还使当地形成了广阔的天然牧场、天池沙洲、寸草不生的干石山、煤炭自燃的千年地火等诸多自然奇观。

  马仑草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之一。这里牧草肥沃,是历代帝王牧养战马的基地。马仑草原俗称黄草梁,海拔2721米,与芦芽山仅隔一条数百米的山沟,南北相望。马仑草原分前梁、后梁、猪拱坪三大块,合计面积将近6000亩,称万亩亚高山草甸。清光绪《山西通志》称它为芦芽山的北岳,与三台看花、北峰并列为芦芽山三大胜景之一。

  马仑草原不同于一般的草原,属于亚高山草甸。花岗岩山巅盖着几十米厚的土壤,因枯枝败叶积累多年,土壤内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为牧草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地面上冻出许多尺余大的球包,当地人把这些冻涨球叫成“金龟驮宝”,它是亚高山草地的重要特征和明显标志。草甸上以沙科草寸草为多,从春末到夏秋,绿草连天,草丛中点缀着绒线菊、野罂粟、摇佳佳、鬼见愁等多种野花。游人踩着松软舒适的草皮,嗅着花草的芳香,信步闲游,心驰神荡。春秋两季,草地周围的松衫树上雾凇、冰挂晶莹剔透。隆冬,雪野茫茫,银装素裹,分外壮观。

  北齐长城遗址由东向西横贯马仑草原山顶,宛若草原的脊梁。显露出地面的长城平均高度为1.5米,平均宽度5米左右。全部用当地的紫罗石砌成,因年代久远,杂草野花几乎把墙体全部覆盖,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静卧在草原上的绿色巨龙。

  怪松苑在马仑草原东南边缘,总面积2000平方米。这里的松衫不像一般松衫挺拔高耸,树高仅三五米,枝条横生漫长,树姿各异,或老态龙钟,或前仰后合,或低头沉思,或点头弯腰,有的树与树,枝与枝之间生死相依,僵硬苍老中夹杂着葱茏,奇形怪状中显示出劲骨清风。一棵棵怪树宛若盆景,树间又点缀着盘陀巨石和繁花异草,在远处数十座山峦包围中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美丽图画。

  “万年冰洞”,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麻地沟村东,海拔2300米的山上。她的奇特在于以本地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层愈厚。特别是炎炎盛夏,洞处碧草如茵,鲜花盛开,而洞内寒气逼人,冰笋玉立,个中奥秘无人能解。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据中科院等地的权威专家考证认定,该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万年冰洞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异于地表炽热、温泉等常见的正常自然现象,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像有一个巨大的天然制冷系统,越到深处冰层越厚。因何制冷,冰层为何万古不化?这还是一个谜。专家暂时称之为地温负异常现象。更令人称奇的是,万年冰洞所在的山之阳却是燃烧千年、异常炽热的千年火山,大家知道,水火不容,更何况冰与火!然而冰与火隔岭相处,冰洞与火山只隔一岭而存,如此截然相反之现象实属举世罕见,堪称“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汾河源头,古籍记载不绝,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就记载说,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汉代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地理志》里也记载说,汾阳北山,汾水所出。著名的地理学家,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对汾河源头更有详细的描述,说管涔山重埠修岩,泉水导源南麓之下,稚水濛流。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与左、右温溪合,声流异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从此水流潭涨,波襄转泛,成为巨流。

  所谓管涔山、汾阳北山,都是指位于今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的汾河发源地。来到汾源,映入眼帘的是周方6.5米的水塘,塘上石壁中,悬一石雕龙头,一股清泉从龙口喷涌而出,声如击磬,响动山谷,寻声探望,石壁上“汾源灵沼”四个石刻大字隐约可见,虽经风雨剥落,仍显出它的遒劲挥洒。汾源泉水终年流淌,寒冬不冻,荒旱不枯,其流量为0.4立方米/秒。泉水清澈见底,水底卵石粒粒可辨。因汾源泉流在山谷回响,声若雷鸣,所以明朝时就在此创建神寺,取名雷鸣寺。明末兵变,毁于兵火。清朝重建雷鸣寺,到文革中因在此修建化肥厂,遂将寺院全部拆毁。拆毁前的雷鸣寺,系殿宇、楼阁、厢房组成的整体建筑群,全部房舍约三十余间。殿宇雕梁画栋,楼阁朱檐金顶,配之以亭、台,廊、榭,布局十分精巧。殿内壁画悬塑,栩栩如生。农历每年四月初八,是这里的传统古会,远近商贾云集,游人接踵,盛况空前。今天,虽然不见雷鸣寺旧迹,但汾源的自然风光,仍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不久的将来,汾源的人文景观也会出现在游人的面前,而且将胜过前代。汾河源头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汾河是三晋母亲河,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子山下水母洞,和周围的龙眼泉、象顶石支流汇流后,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县后,流经 6 个地市、 34 个县市、在河津市跃入黄河,全长 716 公里。流域面积39741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 41% 的人民。

  史书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秦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金、辽,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至长安等地,史书称“万筏下汾河”。直到50 年代,《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声,还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汾源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

  历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了巨大贡献,汾源是三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汾河源头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由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组成,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和向往之地。

  悬空村是清真山风景区内以悬空民居建筑和深山民俗为要内容的特色旅游点。悬空村共有三个;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其中王化沟因条件较为成熟,已经列为管涔山民俗景点供人游览。

  王化沟村深匿于深山老林中,仅20余户,60多口人。村庄背倚悬崖,面临深渊,分布在近一华里的绝壁上,海拔2300多米。村西石崖上耸立着一块长条巨石,村民亲切地称作石人,村庄所依托的大山也叫做石人山。村民房屋,依崖就势,高低错落,坐北向南,避风向阳。因山腰悬崖空间狭窄,房屋后部座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下面以竖立在天然石壁上的大木柱支撑,看似危险,实则相当坚固,至今仍有清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地盘不足,就向空中伸展,因此还有许多楼阁式建筑。房前无院,只有一条走廊。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料横竖组合,悬于空中,便是街道,十分奇特。骡、马、牛、羊、猪圈虽然不像住人的屋子讲究,但都经过精心策划,合理布局,使牲口不至掉入万丈深渊。

  王化沟村民不缺水,不缺柴,睡火炕,烧木薪,靠山吃山,除上山放牧、种地外,刨点药材,采点蘑菇,搞点山货,换来油盐酱醋,石碾石磨,肩挑背扛,尽可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外人很难理解当地村民为什么选择这么一处险峻而闭塞的地方生活。问及村民,问答是:祖祖辈辈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并认为所居是一块风水宝地。

  宁化古城

  宁化古城在宁武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汾河之滨。其城周约2.5公里,居河畔一缓坡之上,倚山傍水,风景秀美。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4年),皇帝为巡猎和避暑之便,下令在汾河上游修建行宫,名为“隋阳宫”,也叫“汾阳宫”。其后,在行宫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为宫城,具体位置在今宁武县化北屯乡宁化村南,与炀帝在宁武天池边上建的另一处“汾阳宫”(俗称天池汾阳宫),并称为隋帝的“上行宫”和“下行宫”。两宫相距三十公里,沿途建有十二座亭阁台榭,分布于峡谷栈道之间,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汾河行宫建筑体系,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

  宁化城因历史悠久,故现存文物古迹十分丰富,除了隋“汾阳宫”宫城遗址之外,还有宋明清三代修筑的城池建筑旧址及明清砖砌城墙遗存,关帝庙、宁化万佛洞明代古窟寺(位于宁化村西500米处宁越山)、朝阳洞、担板洞等。尤其在近年来又有一些文物考古新发现,已引起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1984年,宁化古城墙被宁武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宁化古城(包括附属文化)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单位,并行文划定了具体保护范围。1996年初,经省人民政府研究批准,将其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宁武县对宁化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主要的建设项目包括:恢复宋代一条街、整修宁化古城城南关帝庙,修葺古城南城门,重修西城门铁索桥,整修南背翁城墙礼。沿街建筑按宋代风格开发建设有购物中心、酒楼、茶楼、娱乐广场等。府衙文化区,复原千户所街门、教场、衙门展现宋代府衙文化。

责任编辑:魏志梅

相关阅读